抽检都是有风险的——
一直跟做食品的同行说这句话,意思是,不管你对自己的产品多么有信心,都存在抽检不合格的可能。
最近,一个小糕点厂,做最简单的面包、蛋糕,在去年国抽中,被抽检了同一天生产的两个产品,结果有一个产品的酸价超标(结果应该是9点几),另一个是2.5,合格;
检验报告显示:标称生产日期是*月9日,抽样日期是*月10日,到样日期是*月12日,报告签发的日期,合格与不合格的相差较多,不合格产品的报告是一个月后签发的,合格的则是两个月之后才签发。检测项目是全项,包括了沙门氏菌,金葡。
企业的反应:
1、同一天,差不多同一原料生产的两种产品,结果相差太多,表示怀疑;
2、抽样时天气较热,抽样人员将样品放置在小车的后备箱内,企业当时就向抽样人员提出异议,表示这样是否符合产品贮存条件;
3、要求复检。
4、抽取该批产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和食用油,送检,酸价合格。
5、企业还有个疑问,生产日期是9日,保质期是7天,到样日期是12日,还有4天的时间到保质期限,检测机构是否在此期间内对所有指标进行检测?因为检测报告上并没有检测日期,只有签发日期。
回复:
1、理由不成立;
2、要求企业提供证据;
3、样品超出保质期,不得复检。
4、原料合格不能代表加工后产品合格。
后续:
企业不断找监管部门申诉,案子一直拖着没处理。最近,最终处理结果出来了,按食品安全法相关条款处罚5W起。并向企业说明了一些情况:
1、向上级反映了企业的诉求,上级要求提供取样过程中,样品存放不合理及当时提出异议的证据,提不出证据,不采信企业说法。
2、可能由于此次抽检当地还有其他企业也有产品不合格,当地监管部门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到检测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为检测机构那边一切“正常”。
3、企业如果不服,可以上法院。
业主的一个亲戚是律师,咨询的结果是:可以提起诉讼,但胜诉可能性小,而且过程漫长,同时还有考虑与当地监管方的关系问题……
现在的国抽过程大家都清楚:抽检人员全程录像,拍照,各种的签字盖章确认;检测结果没有几个月出不来。
说这个事,并不是想说谁对谁错,而是说明抽样对企业来说有各种不可控的风险,特别是两种不能复检的情况(依据看过,但现在一时找不到了,印象中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不能复检,超出保质期的样品不能复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同时,请大家提提建议,在被抽样时,企业应该注意哪些?是否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