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历2015年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早上在同学群里发了一条祝大家小年快乐的留言,然后得知我国南方的小年是农历腊月二十四,而我们北方的小年是腊月农历二十三,感慨中国真是大,无奇不有。上午跟老爸吧煮肉就行了加工,在我们老家每逢过年都要把猪肉进行煮制和熏制(这跟南方的做法是不一样的),这几乎成了过年必须要做的一项事情,也可以说是我们老家的一项传统。
对于煮制猪肉最重要的当然要数调料和香料的选用,要使肉入味就要把握好这些料的种类以及量的控制,或许对于一个家庭实用的非专业“美食家”来说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接下来的这篇小文仅作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供大家消遣。
以下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煮肉所需的调料及香料,我数了下老爸这次使用的调料与香料一共有10种,分别是花椒,八角(大料),白芷,草果,豆蔻,丁香,桂皮,砂仁,荜茇(Bìbá,),枝子。
花椒:
花椒,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或山椒。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
花椒可除各种肉类的腥气;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妇,阴虚火旺者忌食。果实呈圆形,绿豆大小,其外皮是一种常用香料。果实成熟时红色或紫红色果皮叫椒红,种子叫椒目,都是中药材,家庭常用调味品。
八角:
八角,又称茴香、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在某些地方,大茴香指的不是八角),是八角茴香目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其同名的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饪的调味料之一。
草果:
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草果的果实,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蒴果密生,熟时红色,干后褐色,干燥果实呈椭圆形,具三钝棱,长2~4厘米,直径1~2.5厘米。不开裂,长椭圆形。种子多角形,有浓郁香味。
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要产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草果有特异香气,味辛、微苦,是一种调味香料,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其干燥的果实被用作中餐调味料和中草药。
桂皮:
桂皮,学名:柴桂,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为樟科、樟属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本品为常用中药,又为食品香料或烹饪调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较复杂,约有十余种,均为樟科樟属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种,其中主要有桂树、钝叶桂、阴香及华南桂等其他种类多为地区用药。各品种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里用它给炖肉调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记载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圣经》和古埃及文献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称。秦代以前,桂皮在中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桂皮,广东民间叫“阴香”属樟科肉桂之一种。用作芳香调味品,此外还可提取桂皮油,为食品工业之重要香料,亦入药。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香料之一。
豆蔻: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叶大,披针形,花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可入药,有香味。可用于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豆蔻有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几种。草豆蔻又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树、偶子,辛辣芳香,性质温和;白豆蔻又称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皮色黄白,具有油性,辣而香气柔和;红豆蔻也叫红豆、红蔻(《本草述钩元》),良姜子(《广西中药志》),颜色深红,有辣味和浓烈的香气。另有肉豆蔻,又名迦拘勒(《本草拾遗》)、豆蔻(《续传信方》)、肉果(《本草纲目》),为肉豆蔻科常绿乔木植物果实,性状相近,常被归为豆蔻类,实有不同。
丁香: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本品略呈研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复瓦状抱合,棕褐色至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白芷:
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5米,根圆柱形,茎基部径2-5厘米,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
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一般生于林下、林缘、溪旁、灌丛和山谷草地。可作香料调味品。
枝子:
枝子,也称为栀子,中药名,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荜茇(Bìbá):
荜茇,正名:荜拔,又名: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属胡椒目,胡椒科植物。呈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存或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0.1c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
砂仁:
砂仁,别称:阳春砂仁,长泰砂仁(福建),又名小豆蔻,多年生草本。是热带和亚热带姜科植物的的果实或种子,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株高1.5-3米,茎散生;根茎匍匐地面,节上被褐色膜质鳞片。根茎粗壮,棕红色。种子团分3瓣,每瓣种子5~9枚,种子气味芳香而峻烈,用作香料,稍辣,其味似樟。在东方是菜肴调味品,特别是咖哩菜的佐料。在斯堪的那维亚则常用于面食品调味,也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
药用的砂仁成熟果实或种子入药。砂仁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草药。主产于东南亚国家。中医认为,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砂仁常与厚朴、枳实、陈皮等配合,适合于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其他
在给大家介绍几种本次没有涉及到的调料品:
月桂叶:
月桂叶为樟科常绿树甜月桂的叶。受欢迎的香料,用於腌渍或浸渍食品,又用於炖菜、填馅及鱼等。味芬芳,但略有苦味。精油含量约2%,主要成分是桉叶脑(C10H18O)。乾月桂叶平滑而有光泽,通常整片使用,烹调後再从菜肴中除去。或制成月桂粉出售。甜月桂原产地中海沿岸,自古就有栽培。古希腊用月桂叶做成花环戴在获胜运动员的头上。在中世纪月桂叶供药用。
月桂为樟科月属常绿小乔木,烹调中取其叶片作调味品。月桂叶虽也称桂叶,但与肉桂树的桂叶、桂花树的桂叶均不同,它属于西餐调料,罐头配料,身价远高于肉桂树叶与桂花树叶。
月桂叶原产于南欧地中海沿岸的绿灌木或小乔木,两种月桂叶都是绿色,呈长椭圆披针形,约长三英寸,叶面光滑,带有辛辣及强烈苦味。月桂叶是欧洲人常用的调味料和餐点装饰,如用在汤、肉、蔬菜、炖食等,可说是一种健胃剂。
肉蔻:
常绿乔木。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先端锐尖,全缘,叶面暗绿色。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异株,花冠黄白色。果实梨形,淡黄色或橙黄色,成熟时纵裂成两瓣,露出绯红色的假种皮,称为“豆蔻瓣”(Mace),内含种子1枚,称“肉豆蔻”。种皮红褐色,木质坚硬。
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辛香。供制酱肉之用,亦为喼汁的原料之一。注:该品含有肉豆蔻醚,对大脑有兴奋及致幻作用。如服用过量,可产生瞳孔放大及昏迷等现象。人服肉豆蔻粉7.5克,可引起眩晕,甚至谵语、昏睡,大量可致死亡。
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味苦、辛,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最后附两张自家煮制和熏制后的照片各一张(仅供欣赏)
注:以上照片,文字内容等部分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人:孙大洋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unda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