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长跑(时长超过60分钟,距离大于1万米的赛事和训练)的饮食计划中,应该从几个方面共同协调,从而达到竞训状态的最大化。
关键词便是:大量及高效的供能源泉、抗炎排酸、精力水平,可持续性。
长跑在所有运动中表现出特殊性,耗时最长的田径赛事如马拉松,持续时长2-4小时,也仅仅占每日总时长的20%以下,但对运动重复性的持久要求决定了长跑会在每天20%的时间内消耗掉90%—150%的每日成年人正常代谢率。
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造成严重的氧化应激,这和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暴食)的结果很相似。因此,长跑的饮食计划必须考虑到对抗氧化反应,否则慢性长期的氧化应激对恢复造成影响,会阻碍整个训练计划和竞技状态。
主流的专业长跑运动员饮食大概分为两种:
1.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2.高脂肪饮食
此两种饮食结构都各有利弊,由此需要根据自身需求调整。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最常见的长跑运动饮食计划,大量碳水化合物能保证运动过程、糖原储备,增加竞技表现。
碳水化合物应该以简单、易消化、转化速度快的快速碳水为主,比如糖、白米、精致吐司、粥、甜品。
且因以低蛋白质和低脂肪为特征,加速消化以及胰岛素促进的糖原储备速度。
但是,高碳水结构饮食并不利于长期恢复,最主要原因在于碳水化合物引起的炎症因子激增,以及糖原在储备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群、钾、锌,这几种维生素矿物质特点是不在体内储存,需要急性补充且会和碳水化合物产生代谢竞争。
以及,高碳水化合物造成胰岛素抵抗,使得糖原的转化能力下降,储脂能力提升,执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的长跑运动员运动寿命会因此缩短。
高脂肪食物同样是遵循“大量及高效的供能源泉”为原则,同等单位脂肪所能释放的能量比碳水多得多,约为9kcal/g。
高脂肪替换饮食的脂肪以三酸甘油脂的形式在循环系统中游离存在,并不涉及糖原储备,所以实际上的供能速度并不比碳水化合物慢多少。
但是,高脂肪饮食作为供能源泉的实施性复杂,因必须让身体熟悉和习惯于利用三酸甘油脂供能,此过程需要特定饮食(如生酮饮食)的长期执行,直到使得身体出现生理性胰岛素抵抗(非病理性的健康胰岛素抵抗——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的葡萄糖排斥反应)。
另外,高脂肪替换饮食以牺牲糖原储备为代价,若身体还未进入稳定的营养性酮症(脂肪适应)阶段,会对运动表现造成负面压力。
上述两种饮食模式,都共同对补剂有高要求,包括口服和注射类补充品,以下因重要程度整理排序:
(任何一种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都是需要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配合才能帮助生物利用的)
1.注射类碳酸氢钠。
2.口服铁。
3.口服锌。
注:螯合铁会影响锌元素的吸收,锌的补充量应该是铁的2倍。
4.口服硒。
5.口服镁。
6.口服抗坏血酸(帮助铁的生物利用率)
7.口服维生素B群。
8.口服维生素D3+K2。
9.口服维生素E生育酚。
10.口服辅酶Q10。
11.口服精氨酸.
12.口服谷氨酸.
13.口服南非醉茄根颈提取物.
帮助肌肉恢复的原型食物(螯合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能作为维生素矿物质唯一的来源,主要来源必须依然是从优质原型食物中摄取)
1.红色鱼类(三文鱼、金枪鱼、大西洋胸鳍鲷)。
2.生菜.
3.西芹(放松平滑肌组织)
4.黑咖啡.
5.苦丁茶.
6.红肉.(必须是草饲动物)
7.牛油果.
8.动物奶油.
9.MCT中链甘油三酯。
以上食物必须遵循长期作为基础饮食结构,重复、烹饪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