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完了电影《何以为家》,感触很深。
这部影片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并提名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影片的主角是一名12岁的男孩赞恩。
赞恩生活在黎巴嫩贫民窟,父母因贫穷无力抚养子女,甚至将11岁的妹妹萨哈卖给杂货商抵债。赞恩试图保护妹妹失败后离家出走,当得知妹妹因难产死亡,赞恩持刀复仇并因此入狱在法庭上,他控诉父母“无力抚养却不断生育”,引发对原生家庭责任与社会制度的深刻反思。
赞恩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他是一个善良,有责任感,坚强,有智慧有勇气的男孩。
赞恩的父母生养了很多孩子,和他关系最好的是他的11岁的妹妹萨哈。当萨哈第一次来例假时,萨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赞恩懂。他叫萨哈换内裤,把他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先让妹妹垫着。然后在他打工的店里,偷了一些卫生棉给妹妹,教她怎么使用,并且叫她不要随便扔,不能让父母知道,父母知道了就会把妹妹嫁人,获得一些金钱。
虽然他只有12岁,每天要辛苦地打工,做各种脏活累活,生活条件很差,但是他对妹妹的照顾和呵护,无私的深深的爱,让人很感动。
当妹妹被父母要求嫁给房东的儿子阿萨德,从而抵债,赞恩首先想办法带妹妹逃离,准备好钱和行李,然而等他和司机说好,回家接妹妹时,妹妹却被父母拖着去阿萨德家,赞恩拼尽全力想要阻止,然而他一个孩子的力量太小,斗不过他的父母。他的阻止和反抗没有任何效果,萨哈还是被迫嫁给了阿萨德。
当他离家出走时,遇到埃塞俄比亚非法移民拉希尔及其婴儿约纳斯,三人组成临时家庭相互扶持。当拉希尔被捕后,他独自照顾约纳斯,遇到很多困难,他会努力想各种办法解决,把滑板车上放一口锅,把约纳斯放在里面,拉着他去找拉希尔,去药店买药制做成饮料去卖,从而赚钱。这些都体现赞恩是一个很有智慧和勇气的男孩。
影片揭示了平民窟底层人民贫困、暴力与社会制度缺失下的生存困境。
赞恩一家有7个兄弟姐妹,全家9口人挤在肮脏破败的屋子,没有合法证件,吃不饱,靠喝糖水长大。
而赞恩的父母将子女视为工具,赞恩作为长子,每天出去做苦力养家。妹妹11岁就被交换与房东儿子结婚,最终导致难产死亡的悲剧的发生。
对比贫民窟的生活,我不知道有多幸福,有幸福的家,拥有健全的生活保障,要好好感恩自己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