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小王,每天发自己早上六点多起床的打卡记录,打卡天数已经两百多天。
很多人点赞,说他真的很能坚持,佩服他的毅力云云。
都两百多天了,显然早该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可为什么小王还在每天打卡呢?
如果不依靠打卡就起不来,那小王养成的是到底是打卡的习惯呢还是早起的习惯呢?
如此一来,每天叫醒小王的不是梦想也不是闹钟,而是两百多天积累的“荣耀”一朝清零的恐慌。
突然间觉得他有点可怜,居然要靠这种“成就”来满足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各种打卡活动异常流行。
各种各样的群体组织着各种各样的打卡活动,美名其曰:“帮你告别舒适圈,日益精进,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每一种打卡计划的发起者都有无数种理论来支撑打卡这种行为对人的“正向激励”。
殊不知,很多人打着打着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打卡了。
之所以还在每天打卡可能就是因为“沉没成本”心理在作祟。如果不打了,感觉自己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他要靠那一串数字来“证明”自己曾经或者正在多么“努力”。或者,如果不再打卡,他也不知道要怎样证明自己是一个“上进”的人。
在这个交友靠标签,交流靠刷朋友圈的时代,这些东西让他有安全感。
大家都迷信持之以恒,都相信持续不断的做一件事情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然而,大师们一生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和你坚持每天打卡,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的“套路”。
如果不是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是专注在自己的进步上,即便你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打卡计划,也有可能只是从一个舒适圈跳到另一个舒适圈,换了一种方式浑浑噩噩。
打卡和其他任何形式的行为养成工具一样,只是工具,是你完成你人生目标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工具,本质上与我们日常使用的便签,笔记本,没有什么区别。
当有一天你感觉离不开某件工具的时候,你就要仔细地审视一下,到底是这件工具的什么性质让你离不开它,是它带给你的高效率还是心理上的什么安慰。
别被商家设计的圈套套住。别把一件工具用得越来越臃肿,成为左右你行为或思想的“枷锁”。
像早起打卡这种小工具,明明在养成早起习惯后就该扔掉。而不是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为工具创造“日活”上。
要知道你是个想成为大师的人,是个有自己人生追求的人!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没意义的重复商上。
当然,大师们也使用工具,不过大师们的工具使用在于获取高效率,在于建构自己的精进系统。
那些被我们顶礼膜拜的大师,像柳传志、贝佐斯们,他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一个能力齿轮建构起来的精进系统。
任何系统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系统零件"组成的,一个"系统零件“就是一个"优秀习惯”。
早起是个好习惯,值得花时间去养成,但早起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人的身体是一架设计精密的"仪器"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这个在本质上很难改变。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需要他每天睡够9个小时才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你非要"努力"只睡7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称这样等于变相的延长生命。
殊不知,延长的那部分生命可能是质量极其低下的,而且还会拉低整个生命质量的均值。经常熬夜的人一定会比较有感触。
况且还有一部分人是不需要熬夜,每天晚上10点就上床睡觉,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就是8个小时,如此早起对于一个有家有事业的成年人来说,只能算是不赖吧!
再者,医学证明熬夜是头号致癌因。因此对于那些在一线城市打拼的人来说,睡眠多么宝贵啊!
所以关键在于你适不适合早起,更关键的是你早起来干什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