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今年是第八年去普陀山,早上四点多孩子他爸跟朋友就一同出发了,因公司事多今年我没有随行前往,不然是一定要去的,哪怕只是静静地呆上两天随处晃荡下,都能平静许多。各处的风景年年如此并无特别之处,只是在那样一个佛的世界中,你会不自觉地倍感庄重、肃穆、由然而升的是对佛的敬畏~
记得每每踏上这个小岛,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我不再是世俗的我,而是佛法照耀下的另一个我,跪在佛前诉说自己的困惑,迷茫,不得解的事,再心无旁骛地默默注视着佛主透彻的眼,或开悟,或平静,或等待或放空……终得片刻宁静。
那么佛~到底想跟我们说些什么呢?翻阅过些许经书,总是似懂非懂,隐隐约约~但提及最多的就是“缘起性空”于是我想这应该就是最中心的那个点了。
缘起性空——简单讲,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受因果律支配的、不由自主的、瞬息万变的聚合体。
熊逸老师也说:“抓住这句话,传世佛经几千部,卷帙浩繁,你都不用怕,因为佛陀的原创性观点其实只有这一个。而佛教层层叠叠的理论、戒律、修行方法,要么建立在这个观点上,要么来自对这个观点的不同理解。”
最接近本源的解释是说,所谓性空所谓不存在,并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说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都不能自主,都是由很多元素通过各种机缘暂时聚合,又迅速消散的产物。
比方说我们看一朵云,这朵“云”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起见给某一团水蒸气取的名字,它在实质上并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很多水蒸气的分子因为各种缘故暂时聚拢在一起,这就是佛学所谓的“缘起”。
这些水蒸气分子一边聚、一边散,风稍微大一点就散光了;或者遇到冷空气,凝结成水珠,变成雨水落下来;从来没有一个稳定、实在、能自主的形态,这就是佛学所谓“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陀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悟出的那个“道”。佛学的各种理论、戒律、修行方法,都是从“缘起性空”这四个字上生发出来的,也是佛学最底层的逻辑。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有一段很著名的话说:“自己在参禅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之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后来功力深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们原先理解这段话,都觉得这是人生境界决定的,其实当你知道“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后,山在你的眼里就不再是山了,而是无数石头、土壤、植物的短暂聚合体,瞬息万变,弹指间就死掉了几棵树,弹指间又碎掉了几块石头。佛学出于沟通和理解的便利,才把这一团变动不居的,由无数各式各样的东西临时排列成某个形状的“集合”叫作山。
又比如哲学来解释,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我们站在此岸,物自体在彼岸。我们只能通过我们既有的感官通道来观察物自体。当我们观察的同时,世界也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世界因观察而改变。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性的,而人脑认识世界只能靠归纳和演绎,让这两种方式默认世界是连续的。(跟佛学所说的看山不是山是一个道理。)
现在我们可以试着用“缘起性空”的眼光重新看看万事万物,你会发现眼光一变,全世界就立即改观了~云不再是云,山不再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