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五梦发生在第34回,做梦人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贾宝玉。故事发生在宝玉挨打被送回怡红院之后,他先后梦见了琪官蒋玉菡和金钏儿。
琪官金钏入梦来
宝玉挨打是因为忠顺王府派人到贾家找宝玉索要琪官蒋玉菡,贾政在惊恐万分之余,加上贾环又添油加醋地对父亲告密,说金钏投井自尽是宝玉强奸未遂所致,贾政听了气得半死,叫人关起门来痛打宝玉一顿。王夫人和贾母先后来到书房求情,才把打得半死的宝玉抬回了怡红院。
众人走后,“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得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泣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宝玉梦见的琪官和金钏儿,可谓是生者不宁,死者难安,两人悲惨的境遇皆与他有关,在内心深处,他也是觉得有愧于蒋玉菡和金钏儿的。
宝玉与琪官儿
出现在宝玉梦中的第一个人是琪官蒋玉菡。宝玉倾慕琪官许久,两人偶然相遇,便立即交换了信物。书中虽未明写他与琪官交往如何频繁,但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他对琪官私密情况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同时也反映了琪官对宝玉的高度信任,他在外置业的事情也并不隐瞒宝玉。
第33回忠顺王府的人来贾府讨要琪官,宝玉说不认识琪官,“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证据,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也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
从宝玉心理活动中“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这句话看,宝玉与琪官的关系非同一般,绝不仅仅止于交换信物和交往密切,两人之间一定还有不可为外人言的私密行为,才让宝玉“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也正是由于怕父亲知道不利于自己的心理,让宝玉在关键时刻为了自保不惜出卖了朋友,导致蒋玉菡被捉回忠顺王府。
宝玉与金钏儿
出现在宝玉梦中的第二个人是金钏儿。金钏儿因与宝玉嬉戏被王夫人逐出贾府,不久即投井自杀,之前我已对金钏儿其人有过详细的解读,此处不再赘述。从宝玉梦中的“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一句话中,也可窥探到宝玉对金钏儿之死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宝玉是“女儿至上论”的创造者,并且向来以护花使者自居,但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他却成了戕害女儿们的助推手。也许,这就是理想与现实背离的伤痛和沉重。
红楼第五梦的寓意
红楼第五梦虽然相较于其他的梦来说,篇幅短小,内容一笔带过,但我觉得寓意却十分深刻。
一是反映了宝玉自责的心理。因宝玉缺少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而造成了蒋玉菡和金钏儿的极大不幸,宝玉心中也知道自己难辞其咎,因此充满了对两人不幸遭遇的遗憾和懊悔的心态。
但即便如此,却也并没有警醒沉醉在红尘温柔乡里的贾宝玉。当他醒来后,黛玉抽抽噎噎地对他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了,却长叹一声,回答说,“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即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宝玉的痴由此可见一斑。
二是揭示了宝玉性格上的弱点。宝玉虽然在思想上表现出非同寻常人的“痴”,但在关键时刻他却又不敢担当,表现出怯懦的一面。在琪官和金钏儿这两件事情的处理上,都表现出他不敢直面现实、遇事便溜之大吉的人性弱点,让人有一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感觉。
其实,宝玉身上所呈现出来的这种人性的弱点和不完美,恰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身上所具有的弱点和缺陷,只不过作者借贾宝玉之名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也许,这正是《红楼梦》的魅力之所在,读者或多或少地都可以在某个或某些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会时时保持着克制和压抑,不会像贾宝玉那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是红楼第五梦的不写之写。忠顺王府到贾家讨要琪官的事件看似轻描淡写,但凡是有一点政治头脑的读者都应该能够品味出来,这暗示着贾府此时已经失势,否则忠顺王府也不会为一个优伶如此大动干戈,可见忠顺王府的势力如日中天,这也是让贾政惊惧万分的原因。红楼第五梦暗示了忠顺王府的霸道和以琪官、金钏儿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生存的无奈和挣扎,实则是对当时社会制度、人情世态的一种真实展现和无情控诉。
于2021.7.4 15:37
NO:20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