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利用自由信息
想让一个谈话顺畅的进行,有时候我们需要抓住其中的自由信息,所谓自由信息是指的说话人在无意间表露出的其他内容。想要获得自由信息,一方面我们在提问时尽量使用开放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敏锐的感知谈话人。
自由信息包括对方的衣着、行为、身体特征、所处的位置,可以让我们开启一个新的对话。
引申思考:在谈话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有其背后的意图,文字本身没有倾向,加上语气、动作、眼神可以展现说话人的态度。
第五章 让别人知道你
让别人知道你能够让别人走进你的生活。包括态度、兴趣、价值观、住址、工作、娱乐活动、来自何方去往何处以及今后有多少交往的可能。首先透露自己的一些信息,会让对方感受到你在交流信息。
让别人知道你可以增加你的影响力及跟别人的关系,人都是喜欢跟自己熟悉的人交往。
通常的交流有四个阶段——寒暄或者客套话、事实、意见和感受。寒暄之后通常交换一些事实信息,在事实信息里,我们会尝试发现彼此的共同点。意见会让真正想了解你的人对你更一进步的了解你。感受的自我透露会拉近你跟对方的情感距离。
例子:事实——女性在找工作时会受到歧视;意见——女性应当在找工作时受到与男性相同的待遇;感受——我感到很愤慨和气恼,他们雇佣了杰克却不雇佣我。
怎样让别人对自己的信息感兴趣:不仅仅列出事实,还要告诉对方事实和你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除了说出事实,还加上自己在其中的感受。
在交往中,诚实的展示自己,让愿意和你交往的人来做你的朋友很重要。
如何在自我展露中让他人相信:在陈述事实时表述的更加具体,当你说明“我很害怕”时,这样表达会更有效果“我双手发抖、膝盖相互碰撞,张开嘴想喊叫但喊不出声来”
观点不明确的情况:在自我展露过程中,尤其是女性容易用第二人称来代替自己的感受,比如”你不觉得已经很晚了么“而对方可能回答”不晚“,事实上当我们表达时可以说“我觉得已经累了,我们可否回去”
第六章 开始一段谈话
首先寻找那些可能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交谈的人。然后笑一笑,目光交流,开启对话即可。搭话的内容有三种可以选择环境、对方、自己,可以有三种方式开启—提问题、发表看法、陈述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