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接触一个新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最快速度深入了解他?
也许你会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没错,所有深入的了解都需要时间。
不过,有没有一些技巧可以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读一篇文章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特定问题引路
还是打个比方。
我们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应该知道他的性格和内心想法及其成因。
如何才能做到呢?
先要大致了解他的全貌,比如身高长相、学历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怎样才算深入呢?其实跟我们与人交往的目的有关。
比如,交往的目的是为了交朋友,那么重点是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交往的目的如果为了事业上的合作,应重点了解对方的行业、梦想和价值观;交往的目的是为了职场协作,应重点了解对方的职业观念、专业技能、处事风格等。
然后呢?
通过谈话、侧面打听和观察其行为掌握有关信息,找到我们要了解的重点。
这个过程比起“日久见人心”要直接得多,也快捷得多。
快速而深入精读一篇文章,大概也如此。
第一步,全面通读一篇文章
需要了解以下信息:
作者是谁?他是哪一领域的作家?——便于掌握他的写作风格
文章类别(体裁)是什么?——有助于更快找到文章主旨,辨认写作技巧。
文章大概讲了什么?——便于更好梳理文章结构,深入把握主题。
第二步,根据阅读目的提出问题
我们以学习写作为目的,可以试着提出以下问题:
我读完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感动了?受益了吗?还是脑洞大开了?
是什么原因让我产生这样的感受?
举例来说,我读了《忆当年》(曹靖华),就会这样的感受:哇!这篇文章让我觉得很新奇。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它写出了鲁迅不一样的一面——当年对衣着也有过“身不由己”的时候,而不是不拘小节。
文章为什么以xxxxxx为标题呢?有没有更好的写法?
3.文章的开头方式是什么?对引出中间部分有什么帮助?
4.文章的结构,如果要列出提纲,怎么列?
5.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殊之处?是以什么方式结尾的?
6.文章最重要的价值在哪里?
好,带着这些问题去读,我们就在逐渐深入一篇文章了。
二、答案整理、总结与输出
做了大量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之后,如果不做一些整理和总结,就会功亏一篑。
人的大脑对一些简明扼要的东西才能记忆深刻。
想一想,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在深入了解之后尽量使用一些精炼的语词来讲给他人听。这其实就是一个整理、总结和输出的过程。
如何才能做好这步工作呢?
方法有很多。比如画思维导图,列提纲,做摘录等等。
对于问题引路阅读法而言,我觉得使用三分法笔记,更合适。
了解这种笔记整理术,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篇文章《2018我要我的世界像花儿一样美好!|三分法笔记提升思维品质》。
阅读之后,要有整理和输出。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对于有目的的阅读来说更是如此。
有了成果,阅读才能获得持续下去的动力。同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将阅读所得运用生活和工作实际,也才有所凭借。
三、小结
要深入阅读一篇文章,类似于深入了解一个人。首先要全面通读,了解作者、文体、大意;其次再根据阅读目的,提出特定问题,带着问题进入阅读;最后,学会整理阅读成果,系统化输出。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一些笔记方法,如列提纲、做摘要、三分法笔记术等。
总之,阅读文章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能沉浸其中,亦能出乎其外,便可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