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古代的人们又是如何过端午的呢?
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诗词,领略下古典诗词中的端午节魅力吧。
五月初五端午节,古人们除了包粽子、吃粽子之外,还有采摘药草,插艾草,饮由菖蒲和雄黄等物泡制而成的雄黄酒的习俗。
这些习俗,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乙卯重五诗》里面就有精彩的描述。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到了,忽然发现火红的石榴花漫山遍野开遍了山村。
吃下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同时又忙着储备药材,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一家人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遂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影。此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唐代诗人卢肇的《竞渡诗》就是专门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百轲争流的精彩场景。的精彩场面的,全诗如下: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龙舟赛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条船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端午节时值仲夏,天气湿热,毒虫侵袭,人体易生病,古人们会挂香囊,还会在手臂、脚腕上系着五色丝织物或丝线,称做“辟兵”或是“合欢索”,有祈求战争和瘟疫不要发生的意思。这些活动,大多含有避邪、辟兵、禳毒、祈福的寓意。
这些习俗,我们可以从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中一看端倪。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微微出的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早晨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这些都是为了“佳人相见一千年”,愿灵验得到应证。
看完了古人的端午节,看到古人端午节过得那么文采斐然的,你是不是很羡慕呢?
今年的端午,除了吃粽子,你准备怎么过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呢?
欢迎留言交流呀!
喜欢请转发支持啊!更多精彩请关注(路寻写作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