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个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最主要的是体现在班主任、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因为这样的沟通具体而微,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也最为切实有效。
01 没有特殊情况,以家长便利为主
我们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两周回家一次。
学生每次大休返校,或是家长周六来校看望孩子,在这个时候,我会约一两个家长交流一下孩子的情况。这样交流在不耽误家长工作的同时,又能让家长感觉非常地自然方便。如果我不找他们,他们也会在这两个时间点来送孩子或是看孩子。
我找家长谈话,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同意了,再由学生告知其家长。
我一般会先问,你的家长是坐班车来的还是自己开车来的,我得根据这个来确定谈话时间的长短。如果是坐班车来的,他们一般有固定的发车时间,所以不能耽误他们离校,如果是自驾车来,时间就稍微宽松一些。
比较特殊的情况,我会直接联系家长,暂不让学生知晓。例如,学生在学校严重违纪之类事件。
02 交流内容、目标要清晰
我与家长交流的无非三个方面。一是孩子受教育的背景,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小学的学习特点、脾气性格。二是孩子进入初中后,回家后的表现,在家长看来孩子的问题是什么?三是孩子父母的情况,平时是否有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在交流是否存在问题。
在了解一部分情况之后,我会根据孩子和家长的情况给家长提出一些意见,并进一步跟进观察孩子的是否有积极方面的改变。
不论是跟孩子交流还是跟家长交流,我首先把目标定好,那就是在尊重孩子和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脱离了这个目标,交流谈话的效果可能就会降低。
其实,在我刚做班主任工作时也是有这样的目标,但往往忽略了规律性的东西,结果欲速则不达,帮助孩子成长的目标没有很好的达到,也因一些粗暴的管理伤害了一部分孩子的自尊心。所以,近几年来,我把教育首先看作是人的教育,坚持把正在成长中的学生看做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不断警醒自己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孩子们在更纯粹、真诚、优质的教育环境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成长。
03关注谈话过程中的细节,发现孩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开学测试成绩出来了,从成绩上可以窥探出学生寒假的学习情况,我看到小浩和小旭的成绩不是很理想,于是就找到两位同学聊了聊假期的学习情况。当然仅仅通过学生的叙述,我难以掌握他们假期的具体情况,与其家长交流时最直接的方式。
小旭的特点是做事情比较积极,但是非常粗心,虽然她的课堂表现很好,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太令人满意。
我与其父亲交流。其父亲说,孩子在小学的表现就非常粗心、马虎,比较浮躁。这个寒假经常坐在电脑跟前看看网络文字,不知道看的什么书,再就是跟同学们上网聊聊天,孩子在寒假应该没有很好的落实作业。
我肯定了他的看法。孩子的确存在心态浮躁的情况,而且考试成绩经常大起大落,考好的时候少,考不理想的时候多。
我说,你有时间多跟孩子聊聊,帮助她意识到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督促她慢慢改变,让她感觉到家长和我的关注,提醒一下孩子控制上网的时间。
我又找到小旭。问起她假期的情况。她说,假期看网络文字,有时候会连续看几个小时,还经常跟同学们一起聊天,对作业不够上心。
我提醒她注意自我控制,找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努力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争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次谈话中,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孩子比较喜欢网络小说之类的东西,在假期在这方面耗费时间比较多,于是给学生和家长提出先关建议——减少这方面的时间。
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有的安静沉稳,有的活泼好动。我们教育者能做的是在尽量保护孩子积极努力发展的兴趣上,引导孩子向利于孩子个体发展最大化的方向发展。我认为个体发展最大化就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包括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气质类型、道德品质、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较为科学的个体评价体系,而非为孩子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评价标准。
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创造奇迹。这句话说得很好,但是这个所谓的“奇迹”,并非一个标准和评价,而是基于其个体的发展特点。
04 及时跟踪反馈、确保沟通效果。
小浩同学开学测试同样不好。通过与其妈妈的交流,我了解到孩子在假期沉溺于网络,对假期作业落实较差。而且孩子在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逆反的迹象。
小浩同学外表看上去憨厚老实,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有一次宿舍打扫卫生,小浩偷懒没干,被宿舍长反映给我,我才发现他其实还存在不少问题的。
这次与家长的交流,进一步证实了孩子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小浩同学家距学校较远,于是其家长便在济南租房。这样大休回家期间,可能仅有妈妈陪护,父亲可能忙于工作,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略有缺失。
第一周与其妈妈交流,并对孩子提出要求:减少上网时间,注重落实知识,争取下次测试提升成绩。
第二周大休回家之前,其父母再次来我办公室,我向其家长提出以下建议:关注孩子学习、减少上网时间、多与孩子交流。
同时我也对孩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其明白家长为孩子在济南求学而往返奔波之不易。帮助孩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其努力克服缺点,努力转变。
周日孩子返校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在家表现。
我发现孩子有一定积极的变化,这得益于家校的有效沟通,这样的沟通并没有为孩子与教师、家长之间制造隔膜,而是达成了良好的积极效果。
有时候,我们的家校沟通是无效甚至是产生负效果的,有的沟通加剧了孩子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有的沟通加剧了孩子与教师的矛盾,甚至是制造或者加剧了班主任和家长间的矛盾。我们需要反思这些沟通的目的、方式、内容是否不断地在传达出“我们在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的这个信息,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否将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让孩子、家长能够认可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
因此,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致力于这个目标的同时,我们将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可能效果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