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书原因
《认知天性》是樊登读书里听到的,听的时候颠覆了我的一些认知,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于是就建议这个月读书会的共读一本书就读这本了。
这本书的理论很多,我读着有点费劲。有些地方读了不懂,得重读。有些地方读了太颠覆我的观念,又得重读加思考。但读完后,收益颇多,想到了一些论文和课题的方向,做了一些下学期教学的新规划。
在标题前打1,是因为这本书值得读第2遍,做个标记,过一阵再重读一遍。
二、我是个不称职的教育者
书中的有些观念确实跟我之前的想法完全是冲突的。我反思了我之前的教学,根据这本书的理念,我有很多教学方法都是错的,最糟糕的是我还以为我是对的。这么想想,我不仅在德育方面误人子弟,我还在数学教学上误人子弟了。
第一,书中提到自我检索比反复阅读的效果好。测验是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结果的检测,考试中遇到检索不到的知识,要指导学生进行检索。在整个学期里,每周都留出一点儿时间,用课上的资料自测:这一周已经学到的东西和下一周即将涉及的材料都可以。自测后要检查答案,确保你能准确判断出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用小测验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集中精力,牢牢地掌握这些知识。回忆新知识的难度越大,收效就越大。犯错不会让你退步,检查答案并纠正错误就好。我之前很不愿意花时间给学生测验,总觉得九年级赶课可以不测验,讲完后再多做综合测试,效果更好。所以,我是不是应该多停下来给学生自我检索的时间?
第二,书中提到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的效果比段落练习的效果好,在学生有遗忘时再进行练习。课本中的新资料需要在第一次接触后隔一两天温习一遍,之后或许只需隔上数天或一周再看一遍即可。你很确信自己掌握了某些资料后,隔月自测就好。在这之前,我一直是更倾向于让学生做专题训练的,我觉得连续做几天的专题练习,过关了再做下一个专题。而这本书却说段落练习适合于临时抱佛脚,当时的提升比较显著,但遗忘的也很快。所以,我是不是要在专题练习上少花时间,多花点时间在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上?
第三,书中提到关注能力比关注成绩更容易让学生提高成绩。有人在面临挑战时会变得无助并走向失败,有人则能尝试新策略,加倍努力,从而应对失败。这两种人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看待失败的原因不同。那些将失败归咎于本身无能的人——说“我就是不够聪明”的人——会变得无助;而那些认为失败是努力不够或策略不对的人则会深入发掘,尝试不同的做法。有的学生以成绩为目标,而有的学生则以学习为目标。追求成绩的人会在无意识中限制自己的潜力。但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就会选择难度不断加大的挑战,而且会把挫折理解为有用的信息,从而集中注意力,更具创造力,也更加努力。以学习为目标激发的思路和行动,与以成绩为目标激发的完全不一样。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最近给学生面批时做得不错,帮他们分析做错的题目,让他们回去补这一类题的知识漏洞,查漏补缺好知识漏洞,成绩就会好的。
第四,书中认为人的智商是可发展的。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我们的智力水平并非天生已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发展。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种成长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理,终身受益。努力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让人变聪明的方法,而努力比聪明更能让人终身成长。勇气、好奇心、乐观精神也是决定孩子未来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是不是多夸学生努力,而不是聪明?
三、学习策略
书中提到有效的学习策略大概有:检索、间隔和穿插练习、细化生成、反思将细化和检索结合、校准、助记。
四、如何帮助学生
1、教会学生学习。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下列基本概念:
学习中的某些困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东西,把它们记得更牢靠;
轻松的学习往往只能获得肤浅的知识,而且很快就会忘记;
智力并不全是生来固定的。实际上,在付出努力的时候,学习可以改变大脑,建立新的连接并提高智力 在获知答案前思索一下新问题,比不思考就看答案的学习效果要好;
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
从本质上说,努力通常会带来挫折,而挫折往往能提供重要的信息,让你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精通;
在获知答案前思索一下新问题,比不思考就看答案的学习效果要好;
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努力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
从本质上说,努力通常会带来挫折,而挫折往往能提供重要的信息,让你调整策略,从而实现精通。
2、在课堂上创造合意困难
有时,要自己困难地回忆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大脑就像森林,你的记忆就在林中某处。你在这边,而记忆在那边。从你的位置到记忆的位置之间本来没有路,但你走得越多,路也就出现了。这样一来,在下次需要这段记忆的时候,你就能更轻松地找到它。但是,你一拿出笔记,就切断了这条路。你不会再去探索这条路了,因为别人已经告诉了你该怎么走。
3、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方法
分组测验,相互问答。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堂中,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问以达到检索的效果。
自由回忆10分钟。晚上回去的作业是拿作业本写今天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写10分钟不要停。为了写10分钟,学生就会开始跟脑子中的各种知识相结合。
每周总结表。每周画一张总结表来梳理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习小结。偶尔老师给几个小问题,学生根据这几个小问题回答一段话。
塞耶法。让学生每天参加小测验,在课堂上完成习题集或作业。“塞耶法”提倡的参与能让学生保持对课业的关注,每日参与的形式对那些不愿在课下用功的学生特别有帮助。
五、我是个考试工具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的生活能力一般,创造能力约等于0,唯一的优点就是还算会考试。但会考试不算什么技能,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差劲。
这本书说人分三类:分析型、创新型和实践型,我觉得自己可能属于分析型,也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我上学期跨专业考研,仅准备了三个多月就考了专业第二名。我自己觉得是运气,但对比了这本书上的学习方法我才知道我是恰好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本书说反复阅读没有多大效果,认真读过一遍就够了。当时因为时间紧急,我没有太多时间复习,所以我只看了一遍书。
这本书说要自我检索,新旧知识做好联系。因为没办法背那么多知识点,所以我看完书就自己画框架,再根据框架回忆关键点。回忆时,根据往年考卷推测这个知识会不会考,怎么考,我应该答那些内容。把我认为不会考的直接跳过。
这本书说要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网上很多人是集中一段时间专门复习某一科,而我是把每天那么丁点时间分割成学习四科的时间。连背书都是分割开,连续背一科超过一个钟,我就觉得头痛。对我这个理科生来说,背书是硬伤。
这本书说记忆最好视觉化。我看视频,结合视觉效果来吸收知识和老师的思想。偶尔我还会想象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把知识代入到我想象中的那个人身上。
读这本书时,让我有种“瞎猫碰着美味的耗子”的感觉。但读到有与我之前观念冲突的地方,我就会思考我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比后发现,也许我应该尝试接受新的观念。
但读完这本书,我依然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完全信任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也许是因为没有证据验证,所以我会在实践一段时间,有所思考后再读一遍这本书。也许到时我会有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