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清照,从小学开始,是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喜欢李清照,从高中开始,是《点绛唇·蹴罢秋千》,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声声慢·寻寻觅觅》……
懂得李清照,是在大学语文课上,老师为我们细细讲她的生平,之后我心里几乎很少称呼她为李清照,每一次想起,都是“易安”。
小学的时候尚且懵懂,喜欢背的是那些字少而且句子结构简单的诗句,至于当时对这诗有什么理解和感悟,现在也早已忘记了。怕是当时连李清照的名字都记不住吧。
高中的时候读李清照最多,大都是在嘈杂的早读中,以同学们大声背诵诗词的声音为背景音,自己默默品味易安的词,品味她的心思,她的幸福和悲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词不应该读出来,应该在心底默默地念。冷清、淡酒、孤独、思念和漂泊,哪一件不让人愁肠百结?每次读这首词,身上都会有冷意划过,鸡皮疙瘩慢慢起来。很难想象一个女子孤身漂泊异乡,如何阻挡得了这种种生活的悲凉。
当时只喜欢李清照比较愁闷的词,仿佛是为了跟高中时代的阴暗气氛相互搭配。高中的我脾气古怪难训,一意孤行,经常在理想世界和现实生活中挣扎。如今想想,当时的自己眼界不够开阔,读书少又想得多,所以饱受心灵上的折磨。那三年的时光与老师关系紧张,与同学友情淡薄,时常感到苦闷无处排解。
读李清照的这些词到动情处,往往会默默留下眼泪。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我将脑袋扎进书本里,任泪水滴答在书本上。
高中也读她早期的词,年轻的她没有那么多愁苦。诸如:“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看上去还是一个很可爱活泼的有着小幸福的女人。我心里也会跟着开朗明媚起来,心里常常惊异她文字的力量,能隔着这时空的距离,将自己的一颦一笑传达给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高中生。
那时我想我是爱上这位古人了。于是每次语文课讲她的词,我都会跟语文老师作对。因为她的心里体会不到易安真正的情感,说出来便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她给我们分析句子结构,分析描写手法,分析词人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告诉我们三个情景万能词,我现在都记得:见景生情,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我很讨厌这种教学方法,于是就在课上捣乱,提出比较不同的看法或者刻薄的问题。
直到有一天,我们的语文课代表——一个小个子女生,坐在第一排,在我向老师发问的时候站起来大声说道:“路德维同学,麻烦你尊重一下其他同学的感受可以吗?我们这么多人都想继续听老师讲课,你自己的问题能不占用上课时间吗?下课单独找老师请教可以吗?”
我一时愕然,随后便沉默下来,坐下不再说话,也许这样确实太惹人厌了。算了都随他们去吧,去学你们的知识吧!
匆忙且灰暗的高中生活结束之后,我提着行李箱来到了大学。大学生活比较惬意,我变得没那么偏执,也找到了十分满意的朋友。
这时候的我读到了完整的易安,知道孩童时期的她,知道花季的她,知道嫁做人妇的她,知道漂泊异乡的她。我仿佛一位时间旅人,在历史的上空静静的注视着在她身上发生的一切。
我十分感谢我的大学语文老师,讲课非常棒,课程的顺序不按课本章节,只按作家。除了易安,还讲过鲁迅、张爱玲等名家。她讲课从不只分析作品,每次都要从作者出生的时代讲起,从童年讲到上学,讲到人生转折,讲到悲欢离合,讲到离世。语文老师讲易安很投入,前期她是笑意盈盈,越到后面她语气越沉重,甚至略微哽咽。
易安出身高贵,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在朝为官,母亲亦是大家闺秀,饱读诗书。童年时期的易安可谓是幸福安逸,她博览群书,有着出众的文学素养和独特气质,在少女时代便能写诗作词,并且广受称赞。后来与丈夫赵明诚共结连理之后,恩爱有加,夫妻二人热爱搜集书画金石,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然而随着社会的动荡和战争的爆发,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先后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收藏的文物字画,这些事情带给了易安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使得她的词作风格悲凉孤苦。随后又改嫁一个贪图她珍贵收藏的人渣张汝舟,生活再填苦涩。最后她在慨叹国家命运和自己悲苦遭遇中悄然辞世,只留下了自己多愁善感的文字供后人品读。
对于易安,我至今都怀着一种崇敬,这该是怎样一个女人啊!她才华横溢却饱经磨难,她关心国家却遭受流离之苦,直到最后孤身悄然逝去。她把一席柔弱的身躯站成了永恒,永远的雕刻在历史的冰花里。
曾有人这样评价她:“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断肠独斯人哉!”我想大约就是这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