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段章句是孔子对弟子的一些要求。涵盖了接人待物的一些基本原则,在弟子们懂得了如何做人之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学了。

而且这些事情有次序,有根本,文化只是排在最后,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应该可以作为这个章句的一个注脚!当一个人从内而外,对内修心修身,对外,以心交心,在与人相处这个把控到做到了为,做事诚信而严谨,那么这样的人,就算不学文,也可以在世界上活的很好。

当然孔子希望弟子们成就更高一点,学文,文章在古代,不是谁都可以写,谁都有能力去写,而当弟子们达到了一个境界之后,学文就是顺理成章,就可以达到最大的范围传播。

当然,要是根本都做不好,那么就算去学了文,也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说不定危害还很大呢。

文学是个很好的思想武器,掌握在好人手里必定比掌握在坏人手里好的多!

清代有本书叫《弟子规》,主旨就是从出则孝,入则悌说起,但是经历了千年轮回,后入对孔子的理解仍然多有错误,儒学没有了诸子百家的压力,逐渐趋于封闭,固化,以至于对孔子的思想理解都极为狭隘。,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止要看,还要懂得怀疑,懂得思考,结合时下的环境,如此才能讲知识为我所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