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的第五项发明。科举取士肇始于隋朝,成熟于唐代,完善于宋朝。明清两朝,则是管理机制最为完善期。
科举制度的产生,使得寒门子弟有了晋升之梯。打破了从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阶层固化。
科举改变命运,是每个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一旦金榜题名,不只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将大大提升社会地位,并且完成了光宗耀祖的朴素愿望。
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理想的。清代曾国藩就是通过科举之路,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同时也有科考失意者,比方明朝徐渭,李时珍。清代左宗棠,蒲松龄。也有因科考获罪的,终生落魄的。如明朝才子唐寅。文人走不通科举之路,基本上意味着腾达无望了。
正是因为科举成功的巨大诱惑,让很多人穷经皓首,一生拼搏在这条小路上。科举考试,通常需逐步过关、升级。经县、府、院试考取了秀才,才可以参加乡试考举人。然后才是会试,直到殿试。能够进入一甲者三人,为人中翘楚。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一个“同”字,成为曾国藩一生的心结。
由于收益太高,诱惑太大,有人正途不走,走左道。这些读书人,打起了歪主意,他们考试作弊。铤而走险,被发现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虽王朝更迭,却没有改变统治者“科举取士”的坚定意愿。管理日趋完善。
考试作弊自古有之,更况是高收益的科举。作弊者要同时承受高风险,统治者打击作弊的力度越来越大,有的可被处死。如何杜绝作弊行为呢?方法很多,有的让人称奇。
最常见的作弊手段是,夹带。也就是将书籍或文章,设法带入考场。夹带的载体,可以是身上的坎肩,空心笔管,干粮点心等。也有的甚至用上了药液,表面上看不出的。
唐朝的科举考试,相对宽松,可以携带参考书。唐朝科举考试,人文因素更大一些,因为施行举荐制。也就是能攀附️权贵,就成功了大半。唐代大诗人王维,才学出众,还是走了权贵举荐之路,才得到头名身份。
宋朝是文人的黄金时代,科举的严苛,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宋朝开始出现了贡院,用来接待会试考生。贡院里一排排房舍,整齐排列。一间间号房,紧密相连。
考生从踏入贡院到开始结束前,不得离场。考官也是一样。这就是锁院制度,目的是防止作弊。那些可能的透题等作弊行为,遏制很多。
考生进入考场,也不是简单事。为防止“枪替”,也就是枪手,宋代开始施行浮票制,相当于今天的准考证。浮票上写有考生的详细信息:姓名、年龄、体貌特征,包括身上的痣,都要写明。
如果被查出枪替,不仅考试资格被取消,同时还有多人受到连累。这是因为,宋朝施行结保制,即多个人为一人担保,出现问题,都遭到处罚。这种做法,加大了震慑力度。
有些考生还会想出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关节。所谓关节,就是贿赂考官,阅卷时予以照顾。但这种行为,在宋朝也行不通了,因为采取了“糊名制”。
糊名,也叫封弥,即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上溯祖宗三代信息,进行封弥。这一点有点像,今天学生的考试试卷,将学生信息密封后,才能阅卷。目的是杜绝因个人情感,左右给分标准,以期公平公正。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人能够辨别笔迹。于是,有一种更高级的做法,产生了,这就是誊录。宋朝专门设有誊录院,有人将考生试卷进行誊录。誊录使用朱笔,叫朱卷。修改用黄笔。这样一来,考生的笔迹,也无从辨识了。
如果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要有利益,就有诱惑,也就少不了一些人的作弊“技艺精进”。这作弊的应对手段是,考生与考官之间建立“暗号”:试卷上出现约定的词语。
有意思的是,翁同龢曾经因赏识人才张謇,而约定了“统筹全局”的词。但张謇从未想过走“旁门”,也就错失了这个“捷径”。
到明清两朝,更加重视科举考试,管理更加严格。但还是屡屡出现科考案,有的还是轰动一时的大案。当然,也有的案子,是冤案。清代雍正年间的考官俞鸿图,应该是最惨的一个。他本人不知情,被身边人所害,落得腰斩之刑。可见封建帝王,对科场舞弊案,痛恨至极。
明清时期,改革了考卷答题形式,即实行八股文。八股文虽然限制了考生答题的发挥空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作弊。八个部分,各有作用与要求,不方便抄袭,倒便于阅卷的评判。
看得出来,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某些考生,竭尽所能的作弊,以至于不计后果,也是蛮拼的。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为了应对作弊,奇招迭出,不断推出新的应对之策,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