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个人如何决策,以及人们如何影响的时候,前七个原理看着是如此的美好,因为如果现实世界真的按照原理,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权衡取舍,而贸易的形式又是在利益他人的同时去利益自己,人类社会应该充满幸福才是。但现实世界却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在一个国家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天差地别,不同国家之间的生活水平也可以天差地别。所以就冒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什么生活水平会差距很大呢?
通过对比现实世界的不同,可以发现需要从两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分别从同一国家看不同的时期,以及从同一时期看不同的国家。
从不同时期来看,可以发现整个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的,生产力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同一国家内人们的生活水平可以在不断的提高。因为有更好的科学技术,人们可以有更加便利的生活,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等。所以不同时期的生活水平本就应该在不断的提高,而这种原因能够较容易的找到是生产力的提高。
这样再来对比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差距时,也会很明显的发现这种原因还是生产力的不同。因为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更高,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发达国家自然就可以有更好的经济回报,然后也就有了更好的生活水平。反观贫穷的国家,他们没有办法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没有办法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也就不能拥有好的生活水平。
知道了生活水平差距的原因,接下来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提升生产力?因为对发展中国家,以及贫穷国家来说,只有不断的提升生产力,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这一点还是回归到贸易的本质上,也就是只有提供他人所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才是有生产力的。而现代社会,想要有更好的生产力,就需要对各项科学有更专业的知识,也就需要有更好的教育。但是在研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特别的复杂,因为涉及到国家管理的很多方面。而国家的生产力还是要回归到个人以及企业来看。所以还是去发挥个人以及企业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来不断的提升生产力,只要国家打造出良好的环境等。
思考到这里就会发现,关于提升生产力,讨论很自然的从宏观的国家讨论,过渡到微观的个人和企业。而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力这条原理,本身也完全符合个人的规律。而且在这里更重要的问题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是比提高国家生产力容易很多。所以当回归到个人来考虑生产力的问题的时候,就知道问题是要如何来让个人有更好的生产力,然后有更好的个人生活。
对个人而言,有两个需要去重点关注的,也就是生产力和增长率。生产力是评估当下自己所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的大小,它可以是个人对个人的服务,也可以是个人对系统的服务。而如果是针对系统的服务,如管理者,所服务的系统越大自然生产力也越大。此外增长率是指生产力的提高程度,只要我们保持提升自己生产力的意识和行动,那随着增长率,生产力也自然是在不断的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