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求知至极点就在于格物,格物就是对所有物都要解刨至尽。唯有对所有物做仔细的研究,找到物之逻辑,也就显明所有物件都有原本独特的轨迹才能区分清楚,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明白物件的基因源,以至于分门别类。
清楚了所有物件本来的区别才是知识的终极,学习知识先要有客观的分解和梳理。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能做到诚意,因为明白事物的来龙去脉就不会产生焦虑和不安,物有所归,事有所指,才能坚定意志和诚信至极。意诚则心正,既然所有东西都有他本来的轨迹,不知道轨迹之前也不需要心乱意荒,以客观的态度去面对、接纳和包容,这是心正之要。
心乃生命的内核,对应天象一心一星,唯有心有所归,身体便不再飘忽不定,内观至此,一切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轨迹,自然身体得以修正。自我个体是家庭的细胞,自身修缮至上,家就能齐集一心,组成社会最基础的单元;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在齐家之时又能清晰事物本来轨迹,国便欣欣向荣,大家都明白了基本原则,就不再有越界和纠缠;国家兴隆,天下就太平了,当自己国家需要强大时也想到其他国家与我们是一样的,天下才是真的太平。
所以对人对个体而言,天子与百姓都是人,没有任何两样,只是社会角色不同而已,剥去角色认知,对于人这个类别而言,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拿角色去挤兑人本就会错位,才会导致纷争。所以对于修身这一环节,天子与百姓都要以此为基础,这是社会基础的根本之要。
如果对于个体而言,你非要拿角色来认定自身,必定出现厚薄不清。一个人再怎么独特,一天24小时时间是一样的,不吃饭会饿死,不喝水会渴死,不睡觉会崩溃,这些生命本欲没有任何区别。人之颠倒就在于角色与本身错位,角色是社会单元,身体是生命单元,这是不同纬度的逻辑,一旦错位就纠缠不清。
读《大学》明逻辑,明纬度,明角色,明规律,唯有如此探索之心才能透彻《大学》之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