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目前看来非常伟大的发明,他迅速替代了人人网、博客以及微博组成的社交圈。
人人网既庞大又臃肿,你大力扑腾起的浪花,很快就被淹没在跨洋的代购和各种从犄角旮旯里搬运过来的“鸡汤”和“明星八卦”。
微博离现实太远,又顾及万一转发成热点的后果,说什么都得字斟句酌,想说的话憋在嘴边却又无从下口,像是熟透了的榴莲。
而且账号互相之间根本没有什么隐私可言,谁和谁互动频繁,你点赞了的,评论了的,转发了的微博像是脱光衣服的少女,于别人而言,一目了然。
最好的办法就是重新开一个小号,譬如梅长苏之于林殊被静妃和靖王同时关注一样,讲什么都要思虑再三,既不能给靖王太多暗示,又能让静妃明白他的身份,真是好累。
而朋友圈神奇的地方在于,新加好友的朋友圈被你扒光之后,你会在点赞,留言互动的蛛丝马迹中发现、猜想、定义两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哦,原来你两也认识”的结论。
还有更厉害的是后来上线的分组功能,给了太多人伪装的机会。也许你已经恋爱多年,却对外一直宣称单身;你在这个组装了孙子,又换了个组去装大爷;领导看到的都是马屁和勤奋,领导看不到的都是八卦与恶毒。
分组功能给了他们耀武扬威的能力,虽然在现实中过的像个贫下中农,却在朋友圈里活出了令人艳羡的风生水起。
昨晚突发奇想,把自己三年来的朋友圈都翻了个遍,突然发现后来认识的朋友抵消了一两年前的旧友,即便感官上好像朋友在不停的增加,但实际上,周围来来去去的“朋友”并不多。
最初那几个每天都会给我所有吐槽,po照点赞互动的人,要么平淡了联系,要么不声不响的将我拉黑。于我而言,却又不痛不痒,像两个平行空间,毫无再次交叉的可能。
寻找时间线,当初每天频繁发着朋友圈,大多是思虑许久的展现。出去旅游拍了数千张照片最后可能只会放出两三张自己满意的;明明是好不容易去了一次高档餐馆,却要找好角度,灯光和造型,说一句“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平淡或是不愉快的聚会,最后还是要拍一张合照,感慨“好兄弟,一辈子”。
围观群众也甚是上道,女生自拍纷纷点赞留言跨到天上去;拍了张办公室一角,言必称“总”;至于那些常常拍一张翻开的教材或是满满一篇的笔记,评论也会默契的夸一声“学霸轻虐”。
这里面的互动未必不是真心话,当别人挑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状态发至朋友圈时,感慨的留个言,一笑的点个赞。满足了他人被重视的心情,也让朋友圈里看上去人气旺旺。
然而当我几年后,再翻出这些朋友圈时,大多都在鄙夷自己当初的幼稚。做了许多年的中二少年,似乎要非常感谢那些曾经与我热情互动的朋友。
但当我点开他们的名字时才发现,头像,背景和一个无声的横杠早已替代了我们当初“革命的友谊”。
花了一个晚上,我删光了所有的朋友圈,只把那些曾经匆匆一瞥却留下深刻印象的图片,文字留了下来。点击设置,功能,关闭朋友圈。
我又重新浏览了一遍联系电话和微信联系人,一个个数着过来。这是健身房的教练,好像我健身卡到期了就再也没联系了,删掉;这是夜跑群认识的,好像没说过几句话,删掉;这是打游戏认识的网友,刚认识的时候总是说要来找我玩,似乎已经过了两年多了,删;咦,这是谁,怎么认识的呢?我竟然还有不认识的,算了,删。
删删减减,联系好友又缩水了一半。这些人,我都是怎么认识的,我边删边想。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快活潇洒呢?认识更多的人,忘记更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朋友,却又被更多的人遗忘。像是雨后春笋,却又飞速凋零。
想想其实挺可怕,人生短短几十年,总是会买一些穿了一两次就不穿了的衣服,吃了一口就不再吃的菜,放到过期都没想起来要拆封的牛奶,初次见面就没有再见的朋友。
那些不会成为朋友的人,就一定不会成为朋友。从你们互相交换联系方式的第一天起,你一定会知道你两以后走的有多远。即便你笑嘻嘻的迎上去,想尽千方百计要去努力维系这段友情,即便你时不时的要发起一场“友情的聚会”。
有的人,注定是你生命力的癌症,而有的只是一个喷嚏而已。我关闭了朋友圈,有关的会马上问我,无关的就看都不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