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曾几
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先人迁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遂为河南人。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闲聊
游记诗,写了一路所见所闻,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梅子黄了的时候(本应天天雨),(但近日却)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到三衢山游玩)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又接着爬山走山间小路。(山路上)翠绿的树阴,与水路上的没有什么差别;还听得黄鹂声声欢鸣(,感觉山路非常幽深清静)。
一般写游记,都要写人文地理,古今传说。此游记只写路途见闻。或许有人说,此种写法,可此景,也可彼景。但曾先生就这样写了,且注明是“道中”。“道中”,景在路上,乐在途中。
不管怎样,后人开发三衢山,又多一古今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