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王立群)

  管仲与鲍叔牙年轻时就是要好的朋友,那时他俩一起做生意,管仲每次都是出资少而分利多,鲍叔牙并不认为管仲贪婪,而是觉得他家境贫困才这样。管仲也曾几次为鲍叔牙谋事,每次都成事不足 、败事有余,弄得一踏糊涂,鲍叔牙没觉得管仲愚蠢,而认为其时运不济。管仲曾经多次被罢官,鲍叔牙不认为是管仲无才,却认为是其没遇到好机遇。两人曾一块儿上战场,管仲冲锋在后,逃跑在前,鲍叔牙不认为管仲贪生怕死,却认为他是牵念家中老母。管仲服伺齐国公子纠,箭射公子小白。后来公子纠败,管仲身陷囹圄,没有随主自杀,鲍叔牙认为管仲是“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后来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为相。管仲辅佐齐恒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最终立下了不世之功。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牙能够对管仲“知”到如此程度,令人咂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的故事。

  时人常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因此,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终生不复鼓琴。然时人所谓之友谊,多为利益之交,一旦发生冲突,则反目相残,倾轧之事瞬时而至,友谊最终成了经不住品尝的棉花糖,在利欲熏心面前刹那间融化。

(看完这篇文章,我汗流浃背,羞愧于自己在友谊面前的伪谊,常常会因为一句不好听的话,或者是利益上面的小纠纷,而不相往来,慎言谨行,不轻易许诺,不负于人,严己宽人,才是大气!从心底鄙视曾经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