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海面渐渐清晰,脱下穿了一冬的羽绒服,步出还残存着北回归线冷润空气的机舱,期盼已的狮城之旅终于开始。
此前对新加坡的想象围绕着几个关键词展开:华人社会,英国殖民,花园城市,高薪养廉,居者有其屋。对于我个人而言,除了游客必到的景点之外,我更感兴趣的是当地人如何生活,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身份认同等。幸运的是我们这次有在新加坡土生土长的同学作陪,他的讲述让我们认识到更加深入的狮城故事。
“华人社会” or "多元文化“
在新加坡的唐人街里,“种族和谐”这种极具特色的愿景,和其他祝福语一同被悬挂在街道之上。来到这里才发现,用华人社会来概括新加坡其实并不那么确切。除了占据了人口75%的华人,13%的马来人以及9%的印度人也是新加坡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华人占据了绝对的多数,多种族和谐共存才是这里的“政治正确”。政府规定每一栋”组屋“(新加坡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里居民的族群比例要和总人口的比例保持一致。新加坡同学还说到了每年7月21日种族和谐日的时候,学生上学时还会穿上其他种族的传统服饰到学校。
当多元文化并存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融合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了下面一栋建筑:中国移民在小印度里盖起的充满东南亚风情的房子。融合还发生在种群之间,华人和印度人通婚并不少见,但是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华人和马来人通婚的案例则很少。
居者有其屋
之前在上一门课的时候,我还把新加坡的“组屋”当做成功案例写进了作业。“组屋”相当于政府保障房,政府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房屋出售给居民居住。其差别在于中国的政府保障房是商品房的一种补充,而在新加坡则是绝大多数人都住在“组屋”里。
跟中国被围起来的小区不同,新加坡的“组屋”是对外开放的,并不会有专门的保安看守,所以我们还专门跑上了其中一栋“组屋”。“组屋“大多是三房两厅,或者三房一厅,楼下还有专门的区域和设施供居民们娱乐和运动,例如乒乓球桌,卡拉OK等等。尽管新加坡是一个事实上的人口高密度地区,“组屋”制度却成功地帮助了新加坡人“居者有其屋”。
我们经过的那栋“组屋”楼下开了一家托管中心,一个印度小孩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作业。他发现我们在看他,还摸摸自己的胡子向我们“炫耀”。
花园城市
对新加坡这个花园城市的怀念,在我们直面吉隆坡的烈日时来得更甚。不知是有海风加持,还是得益于绿化,只比赤道北一点新加坡气候非常宜人。可持续发展是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最中央的核心地带的景点就是一个植物园。
五十多年前,被马来西亚“开除”的新加坡独立建国,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的腾飞,将曾经的大哥马来西亚抛在了后面。这样一个迎头赶上的故事,是这片弹丸之地创造的一个奇迹,也是统治者高瞻远瞩,整体布局的智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