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些朋友觉得我懂得很多,因为我方法和办事效率都不错,那么事实上我懂的东西多吗?我个人觉得一般,对于在历史方面擅长的阿南来说,我孤陋寡闻,对于喜欢地理的阿飞来说,我的世界太小,而对于其他朋友来说,我做好了事情就代表厉害,也代表着懂得多。
在涉猎范畴和专精领域,我个人觉得比不上阿飞和安南。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做到了,他们却做不到?阿南可以说是我的头号粉丝,在学历好的知识领域,我自认为比不上阿南,阿南记忆里非常强,基本可以一次性记住大概自己看过的内容,同时他学历高,探索精神也很强,这是他成为我头号粉丝的缘故。
回到主题,为什么我懂的不多 却也可以干成事情?因为我懂人之常情,而他们不太懂人之常情。选择学习是以专攻术法为主 也就是技巧和经验,大家非常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道理,却忽略了道理能否用得到。就比如说我家里,我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是,可以帮你,但是不能一直帮你,只要你达不到要求,就是没有承担,没有价值,没有出息。我弟弟的态度是,我想出去玩儿,我想自由自在,不让我玩,你还骂我,大过年的就一直想着挣钱。所以我不想和你待在一起,很压抑。我妈妈的行为呀,有一种专有词汇描绘,叫做家庭内耗,可是她是一位母亲呀,这不就是没有干出来的事情吗?至于我弟弟,他二十出头,精力旺盛,总不能想我父亲那样在家喝茶看电视吧,我爸爸还约周围人打麻将呢,也不可避免被我妈妈数落。所以个弟弟听不得妈妈对他的数落和职责。觉得在家里待着无趣,这岂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所以说做一件事情,能不是做好不仅仅是方式方法,还在于人们接不接受这样的方式方法,如果不接受,那么除了徒增矛盾,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