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个晚上半梦半醒,昨天早上4点多就醒了,因为要考试,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对,不是害怕,是激动!或者就像我姨说的,心里有事。
连续一周,看讲课视频,看书做笔记,看题做题,每天就那点事。我几乎把我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脑袋里其他东西全部清除,都为这几本书腾地方。可是厚厚的书我依然没看完。不过没关系反正考完了,再说了,就是全都看完也不一定都能记住不是?
“学然后知不足”,通过这一周的高强度学习,让我意识到,自己要学的还真的很多。特别是以前自己冥思苦想总结出来的东西,原来人家早就总结出来了。而且更全面,更实际!原来强制性的理论学习是为了让我们少走弯路,少拿孩子们当试验品。
这些天的学习中,我最怕最烦的是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法律法规也不擅长。但我敢说,也真是这几个学科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归因、内驱力、个体主观能动性、情绪、认知、能力、教学机智、疏导、循序渐进……原来我们经常做的事情,经常研究的内容是这样表达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并不只是对老师的苛责,更有对我们的保护。它们也并不只是牢牢护住孩子们不让打罚不让说“变相体罚”的话,还有他们还有自己应尽的义务。遇见问题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孩子不学我们应该怎么找原因?家长闹事,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应得的权益我们要怎样去维护,怎样去申诉?……书中都有!
说句实话,早先学的东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该忘的也忘了一二十年了。现在再学这些,虽然是应付考试,但边记边结合实际去思考,虽然不能一字不差、一条不落地背下来,却也记忆了不少内容,学会了不少方法。最主要的是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认识,收获还是很大的,毕竟“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好的记忆方法。
昨天考完试从考场出来,我对妹妹说这个星期之内我保证一页书都不再读,一个字都不再看。可惜我食言了,因为想起试卷上哪道题不确定的就翻书看看;认为哪一条答案写得不对的再翻书看看……就这样,考完一天半,所有书、试卷翻了一遍。并且今天翻着翻着,发现前些天由于针对性复习,普通心理学丢下的一大半还挺有意思的,准备有时间再看一看。另外,暑假开始的时候网上买的八本书还没翻过一页。四本书的任务是完不成了,两本应该不难。不过要抓紧完成读书任务……
这书啊,不读不好,读多了也不好。就咱这种读了几本书但总感觉不够用的状态最好。读着书陪着孩子写作业,读累了和孩子出去转转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一场硝烟逐渐消散,无论考试结果如何,我学到了,这就赚到了。(当然,考上最好。)今后这书还要读,好好读,还要边读边思,边思边写。
读书,路,还有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