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有了一个新规定,就是大课间的时候会到各个教室抓学习的同学,然后进行全校通报批评。
因为学校近几年升学率上去了,把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已经吹了三年,经常会有人来校考察,学校非常注重“劳逸结合”。
好比那些在校不学习成绩依旧名列前茅的学生,你能保证对方在家不学习吗?没有报补习班吗?
午休的时候,不准带书本进宿舍;午休的时候,只能躺着,不可以睁着眼睛或坐着;鞋子必须摆成一条线。
后期发展的更严重,不让学生待在教室,必须出去做娱乐活动,每个人都必须买棋或跳绳或球,班主任会挨个检查的。
平时课间的时候,每个班都会出一名同学带着红丝带站在教室门口,目的是看谁乱扔垃圾。
更为奇葩的是快放学的时候,组织全校学生去操场跳“兔子舞”。
“文科生”还要代表学校去做公益,在公园里拔草,在马路上捡垃圾,在大讲堂里充当观众还要写观后感。
学校着重培养“理科生”,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基本不会让他们去做。
那时候学业繁重,根本没有复习的时候,一直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下,做一些无法理解的活动。
在高考前一个星期还是这样,简直就是身心俱疲。
学生的书桌上只能放三本书,所以每天都要从宿舍与教室之间来回搬书。
学生宿舍是没有热水的,要去很远的地方才有,所以每天都会带着暖水瓶去教室。
就在你打饭的那瞬间,楼下的热水瓶就会被被人拿走,以至于有的人一年丢了五个热水瓶。
每个热水瓶上面都写着年级和姓名,依旧阻挡不了那些习惯“顺手”的同学。
学校打餐的时候没有人会排队,教师也不会去管,导致很多人围着食堂的小窗口一直叫嚣,力气小的、个子矮的、声音小的很容易吃亏。
这样奇葩的环境之下,校领导层还乐在其中,将假象呈现给更多的人看。
最厌恶的莫过于间操,慢腾腾的集合,冗杂的讲解着学校的新规定。
所以很多人跑到厕所里躲避,虽然会有教师来检查,只要不出声音,对方是不会发现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课间女生厕所为什么那么多人,她们可能在物色一会要躲进哪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