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从扔衣服开始,我忽然对断舍离有了一番新的认知。
于是,我开始审视自己最近乱得一塌糊涂的友情。
从我的结婚邀请开始,我就对我的友情产生了疑惑。
组织一个活动,邀请什么人,怎样排列亲疏……
所有的所有,都让我感到莫名的压力。
好友问我,为什么邀请一些你最近才认识的人,但是却不邀请以前的同学?
还有,产生了矛盾的两个朋友,完全不知道怎样邀请才能避免双方的尴尬。
邀请了一个朋友,他一个人来会不会太尴尬。
同事要不要邀请呢?
外地的亲戚要不要邀请呢?
工作上敬佩的前辈要不要邀请呢?
……
那一段时间我真的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直到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觉得有太多太多不合适的选择。
而且就跟我那个久久没有处理的衣柜一样,我对于“朋友”这个词,感觉是来者不拒,总是觉得,朋友越多越好。
但是我从来不考虑,点头之交严格来说,算不上朋友,不必因为有很多点头之交而沾沾自喜。
而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没有认真经营好的朋友、合作伙伴,甚至可能比不上陌生人。
然后,前天,我在删除手机多余App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喜马拉雅。
点进去以后,看到了很久以前购买的情商课。
我往下拉、往下拉、往下拉……
忽然看到了“友情迷思”这个篇章的第一篇文章《闺蜜结婚了,伴娘不是我——交换需要》,我一下子被里面的观点击中——
一味地相信“友情是无价/无条件的”,这也是一种幻想。
从逻辑上来说,即使是公认伟大的母爱,大部分反而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严苛的条件上,就是:孩子必须是这位母亲的孩子。
所以友情,其实也是有条件的。
如果抱持着这样的心态,可能我们对于其他人在友谊上的选择,也就能更理性地去考量:“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是单纯地觉得自己收到了背叛。
朋友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交换。
交换分三个层面:现实层面、情感层面、精神层面。
现实层面,就比如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和同学的交换很多,比如我抄抄你的作业,你借我书看看。这种是实打实的在生活中的交换。
情感层面,就比如在微信上,我跟你吐槽今天的工作不顺利,你跟我分享今天有什么好笑的事情,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并不孤单。大概就是,沮丧和孤独,需要安慰和陪伴。
而精神层面,更多的是兴趣上或者追求目标路上的伙伴,基于兴趣的知识层面、或热情的层面相互启发,大家一起作伴,一起前行。
而当时间不断推进,我们的人生阶段不断变化,我们所处的现实、所保持的情感、所感兴趣的事物,都有可能随之变化。
过去的朋友,不一定能符合我们现在的交换需求,而友谊,自然会随之变化。
所以。
友谊不是无条件的。
友谊更不是永恒的。
当我们觉得被对方疏远的时候,恐怕我们自己也在默默地疏离对方。
这一点,我在最近的生活中,颇有感受。很多时候其实是我自己也选择了退后。
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需要双向奔赴。
但最合适的,或许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努力与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