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是一部体育题材的励志电影,正能量满满。
体育题材的优势在于,片中人物的努力、奋斗、汗水、痛苦、拼搏可以直观地反应在银幕之上的,能够直接被观众看到,所以会有更强的代入感和冲击力。其中,拳击、摔跤这类项目本身又属于激烈的一对一的对抗,所以精彩程度更甚,更能牢牢抓住观众。想想如果要把一部关于长跑的电影拍出这种感觉就会难一些。
看名字就能猜到,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带领孩子一路拼搏,最后实现梦想的故事。特殊之处在于,这俩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影片除了励志,还有为女性发声重要意义。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是一名退役摔跤手,一心想有个儿子来延续自己的梦想,无奈造化弄人,总也等不来一个儿子,最终便把希望寄托在了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身上。
总体上,影片是阳光和轻松的。两个女儿对于父亲的独断决定并没有太多的反抗,有也处理得比较轻松、幽默。父亲的做法是不太符合“政治正确”,父母该不该决定孩子的人生已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了。后来,通过女孩朋友之口,我们也能够知道,印度女性的地位确实很低,她们基本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摔跤提供了这样的可能,相比而言,这已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应该是吉塔和巴比塔最终能够顺从父亲安排的主要原因吧。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那个现实的版本肯定比我们看到的要沉重得多。电影里展现的总是信心满满、目标明确的奋斗历程。我一直在琢磨,现实中可能更像是一个偏执的父亲带着自己两个女儿进行的一场赌博,投进去的是女儿的人生,谁都不知道结果。现实多半是压抑的,是更加单调、坚硬的,所以还是改编一下好。
阿米尔汗之前主演过很多怎么打也打不死,然后一个人开挂搞定所有坏蛋的英雄电影,这样的英雄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勇往直前,战无不胜。本片中的父亲其实还保留有这类英雄的影子。他从头到尾都知道目标在哪,几乎没有迟疑过,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强大(甚至不把国家级摔跤教练放在眼里)。这种没有内在自我矛盾的角色是很理想化的,仍然像一个精神上开了挂的英雄,显得不太真实。
不同的是,在面对外部矛盾时,他又从英雄回到了一个普通的父亲,他衰老、发福,有了脆弱和妥协的一面。当女儿要被开除的时候,他不再能用肌肉解决问题了,能做的也只是用话语去说服,甚至是含着眼泪去恳求。这在一个真实父亲的形象上又有所加分了。说到形象,不得不提一下阿米尔汗在影片中那发福走样的身材,后来我才知道,那居然是真的,真的增重几十公斤,自毁形象。不说这样做有没有必要,但他那种对自我的严格要求,甚至是死磕,着实不简单。
总之,如果你在家发霉太久,需要一点正能量,那就去看看这部《摔跤吧!爸爸》。
题图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