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读到最后几段的时候,我是带着抗拒的,后来又强忍着读下去了,最后是惊讶的,读过余华的书,总觉得他的文章总是带着无形的悲伤和讽刺,但是这本书又让我有了不同的体会。
一本书讲述了许三观从初入社会到尝百味后走出社会,可以说是是一个人的半生或者是社会的一系列的进程。
先说时间。按时间的进程一步一步去写,从时代落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到社会安定,时间推动着故事一步一步发展,作为故事的大背景,时间线的发展也在印证着人物的成长,同时也为余华笔下的农民的无知形象无形中给出了解释,让故事无形中有了很大的框架和整体感。
接着说人物,从许三观初入社会到尝尽百味之后归于享乐,可以说许三观就是当时大部分农民半生的映射,或者说是一个人的成长,而包括他在内的其他人物,也是处处体现当时人的无知,恶意,善良,敦厚,粗鲁,贪念。
而卖血一词,虽说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但也是许三观的成长历程的见证,从刚刚步入社会,刚接触卖血只是抱着新鲜和玩性,对应着许三观的少年心性;到第二次卖血是为了家庭,这是第一次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是少年步入为成熟男性的一次快速成长,之后间隔的每一次长时间的卖血也是成长为一个足够有责任的中年人所必需的担子;到将要结尾时连着被迫卖血的经历,就是一次中年与老年的蜕变。卖血看似是故事经历,其实是全文的线索,从卖血的次数,买血的人,的各种变化,将全文相联系,以另一种形式去展现那个时代,那些人物的故事,更加具体,无形之中就让人感受到了时代的压迫与苦难。
最后说作者余华的写法,之所以有不同的体会也是夹杂着前面的几种分析,文章的开头卖血先喝水贯穿始终,到最后的许三观老年发现不能卖血养家的一系列可笑的行为,还有其他许多人物的夸张做法,以人物语言和动作的表现,突出了当时时代人物的愚蠢和无知,可是,当你读完全文,却丝毫没有对他们无知的耻笑,反而是满满的心疼和对人物的喜爱。
这就是余华的神奇之处,他用幽默简单又讽刺的语言,一点一点渗透人民的朴实善良,从细小的点不经意间给人极大的治愈,就像我开头所说,读到最后许三观多次卖血,我几乎读不下去,也肯定的预测结局的悲惨,可文笔一转,柳暗花明。文中多处都有体现,比如乐一生病筹钱也是如此,最不可能的人给了最多的钱,反转是这本书的很大一个特点。
如果你问我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我会说,《许三观卖血记》是一本足够温暖和治愈的书籍,如果你在这个世界收到了伤害,就来读它吧,希望每个人都和余华笔下无知的许三观一样,把最平凡的自己活得闪闪发光;和许三观一样足够善良,接受所有的不公,温暖身边;和许三观一样足够幸运,在人生的转折点有那么多美好陪伴;也和许三观一样心存希望,永不放弃,永远晴朗。
以上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