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是喜剧啊,好像皆大欢喜呢,可是究竟怎么样呢?只是一场梦罢了。入睡之前与醒来之后,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没有什么魔法和仙女,当然你的一厢情愿最终只是一厢情愿。
关于爱情,这里面的情话密度是沙丁鱼状的,它反复无常,它无情,冷漠,深情,甜蜜,理性和盲目是它的手心和手背。很矛盾,爱情本身就很纠结,被爱神眷顾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啊!
也许是神经敏感吧,我总是能看出滴滴点点的阶级优越感,什么“粗俗”,“驴子”,“愚蠢”,“不堪”,“小丑”,我发誓,我更讨厌“小丑文化”了。如果非做小丑不可,那我希望那是一种“非你不娶”的幸福感。《牛虻》一读,“英雄”、“宗教”、“父母”种种人间的离合悲欢都会时常翻涌在脑海心头,只是里面对于小丑的同情却被我忽视至今。难不成人真的是靠刮去那些不堪的回忆来继续生长的吗?我觉得那些描写太过沉重,所以便对它们实施了黑暗的“人工流产”。
再有就是,所有的一厢情愿都是万恶的自作多情。我承认自己不曾善良,我说出的话基本站在自己的立场,为了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