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拍照,旅行途中青山绿水似锦繁花,风格各异的建筑雕塑,门庭若市的市井街头,座无虚席的演唱会,第一次动手烧的午饭,历时一周完成的油画,梅雨过后放晴的武汉,凌晨三点的公司大门,这些良辰美景人间烟火,或难得一遇或成就满满,多多少少都是值得纪念的,拍个十张八张,我都是理解的。
但每次约饭在我举起筷子的时候赶紧制止说手机先吃,然后等菜上的差不多了,摆好盘咔嚓拍了几张说吃吧吃吧饿了吧,或者在路上看到略微奇形怪状的树草地上盛开的几朵小花,急忙拉住我说等会,然后不辞辛劳的找各种角度,直到拍到心满意足的照片才肯离去,甚至偶尔会偷拍街头可爱的小朋友和恩爱的小情侣,那些生活中略微留意就能见到甚至随处可见的景色,每次看她不厌其烦的拍过来拍过去,我都特别不理解。
我常常一脸问号的问她不累么,手机存的下么,最后永远是她一本正经的对我说要多记录美好生活,接着我语重心长的告诉她,美好的生活要记在心里,拍下来有什么用,照片没了还不是没了。
当然,记录生活的除了照片,还有文字,视频。一本又一本的日记相册,在房价越来越贵房间越来越小的如今,哪里还有空间安置,虽然科技的发展使一切电子化云存储,可数据这种东西,你永远不知道你哪天一个误删除人家一个误删库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这些身外之物,永远没有牢牢刻在脑子里,深深印在心中记忆深刻反馈迅速。
曾经还看到过一段对话,大意是有人提问旅行不拍照能记住每个景点么,然后回答说你看的每本书都写读后感了么。当时觉得反驳的简直是无法反驳,举双手赞成。
我秉持着这种观念活了很多年,每每遇到那种写了多少本日记本,QQ空间说说日志朋友圈微博数不胜数,随手拍照随手摄影的人,内心都是鄙夷的佩服着。
不过人终究是要成长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在一次又一次靠回忆去找寻过去,却最多只能回忆起当下的心情,陪伴的人和事,天气和风景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的时候,在心情低落想记起些快乐的瞬间,却发现越是紧急越难打开记忆的匣子的时候,突然就意识到,靠记忆才是最不靠谱的记录方式,它容易歪曲丢失而且根本不受自我控制,相比之下,如今的外部存储,反而更加诚实而久远。
当然现在的我,虽然没有记录生活的分分秒秒点点滴滴,甚至常常遗忘要记下来,但总算有迹可循,偶尔翻翻照片记事本,也感觉颇有意思。或许不是每一篇都有读后感,或许每一段经历都曾经在我身上刻下痕迹,但拥有我自己感悟的读后感,我到过风景的照片,才能让我在一瞬间记起整个曾经。
在ThoughtWorks,做好记录才能更好的分享啊!来自写经验分享却发现图仍然不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