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小想法请关注公众号:冯云原上的风
微信号:shiciwenzhang521
看到今天刘学州的不幸遭遇,让我想到前不久鹿岛森的事件。
他们何其相似,都有着不幸的童年回忆和人生经历。
1月24日0点02分,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发微博长文,内容悲观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和转发寻人。凌晨2点过,刘学州的舅妈柴某回应媒体表示:“刘学州在三亚海边吃了药,被好心人发现后,正在医院紧急抢救。”凌晨4点左右,刘学州经抢救无效死亡。
年仅15岁的刘学州在长文中写道自己的经历。
刘学州和鹿岛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童年时的悲惨的人生经历,至于鹿岛森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说到过,在这里看看刘学州短短15年里又包含了那些人生中的辛酸苦辣。
出生被父母卖掉做彩礼
二岁在学校寄宿,受校园霸凌
四岁养父母烟花作坊爆炸,养父当场身亡,养母被炸得血肉模糊,他回忆到自己连养母的眼睛都看不到在哪里
村里上学会遭到学生父母的言语抵制,导致群体孤立
初中遇到不平等的对待,遭遇男教师猥亵
今年通过抖音的线索寻找和民警帮助,寻找到养母父,养父母各自成家,经过数次的奔走相告,刘学州只是简单地想寻找一处可依之地,然而父母一口气却说他想要买房,这是不可能的事
事后,刘学州遭到匿名私密小号网暴,在其社交视频中评论更是杀人诛心,称他只是想要房而已
事后,面对各种声音和质疑,遂选择自杀了事。
1 .童年经历起着什么作用
刘学州在文中很多篇幅都在述说自己的童年悲惨遭遇。
是的,童年的经历起着什么样的经历呢?
我们在重构自己的过去经历记忆的时候,并非是将过去的所有经历像影视片段拿出来的,而是通过当前的感受和期望才能回忆起以往的那些紧要的刻骨铭心的片段整合起来的,我们可以根据现在的态度和结果来修正以往记忆的好坏。
比如你童年最讨厌的人,你在想起他的时候只会想起符合你讨厌的情感片段,而对于你喜爱的人,例如外公外婆,即使他们在你平常的生活中也有争执矛盾不好的回忆,但是在逝去的岁月回忆里,你对于外公外婆的回忆是慈祥和蔼的,我们经不愉快的时间片段最小化甚至忘却化,将令人快乐的事件变成了对于人物印象的主导片段之一。
而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片段回忆里会对我们的人生起到积极积极的潜在治愈作用。
而如果反过来呢,童年的悲惨遭遇过多呢,不好地回忆的碎片积累过多,所以不管怎么拼接,那些糟糕的想法主导者消极的情绪会一直伴随在心头萦绕。
当记忆模糊的时候,我们通过现在的态度和结果主导着我们的回忆,选择性地接受和解释现在的态度的,同时又会影响着我们的过去对于行为的记忆认可程度。
所以在童年的时候动荡的经历和悲惨的命运,一个是原生家庭的破碎并不能为个体造成很好的保护屏障,会时刻让个体处于自我保护机制中,加之由此引发的不良好的集体环境中,是不能塑造有个健全良好的人格养成,人格综合了多方面的统一性,受到到遗传家庭环境的影响,内外不统一就会出现适应不了的人格分裂问题。
当问题积攒过多自身不能够平衡利弊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现象。
老听说说是还在小的时候多吃苦,长大就会好过一点,小的时候吃的苦是体力上的苦,你可以让他放学搬玉米棒子做农活,但在感情上的破碎可是一生难以磨灭的回忆,我翻看了很多此类问题,很多人也说在童年的时遭受到校园霸凌和家庭环境父母态度恶劣的问题,这些回忆在他们深夜思索时都是痛苦和难受的,不被理解,思绪过多,情绪低下,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因为过于敏感而无法彻底信任他人等等。
所以姐姐经常说孩子在家不好好学习,成绩很差,把孩子的时间都安排在了补习课上,不让他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我说其实不必这么严格,相比较来说,趁童年时期自己的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在身边,让他多去走动交际,这些美好的童年经历会在成年后给予他们不少独自面对困难时有种自愈的潜在力量。
2 . 网暴的力量,言论的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
这两年小视频的兴起,让人们的阅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各种社会问题的弊端被曝光在抖音上各种小视频平台上,引发的公民舆论达到一定的热度后,就会得到良好的公关人员去解决处理事情,可以说良好的网民可以监督更改各方各面的问题不足。
但是坏的地方依旧很明显,一是想当然的人容易对此类敏感事件想当然地给出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如果言辞过激又极具片面性就会容易被他人造成伤害,如同上文图所示。
网络上我们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言论,肆无忌惮,不做调查,容易忽略掉对方身处的情景因素,容易陷入对对方内在的特质和性情进行描述和质疑,所以这就造成了我们言论的单一不足性。
还有那些给出自己片面言论和不知他人苦当个烂好人的人,在这里想象大家说一个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们认为我们的想法会和其他人一样,所以就会造成虚假普遍性,认为自己的想法会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人。而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说话不经脑子,不做调查,在有限的样本里面轻易得出适用性理论,这是非常偏执和荒谬的。
在说虚假独特性,在自己的想法如果成功或被印证,会把这些成功的因素归结于自己,用来塑造自己形象的虚假荣誉感。这样的人在吵架中不会输,因为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只适合支持自己观点的言论,对于其他信息充耳不闻。
这些都是为了完善和确认自我形象的自我服务偏差意识。
所以遇到尖酸刻薄不是善意的言论,我们要知道这人就是为了找存在感的,莫要理会。
还有那些水军机器人的,这些都是现在社会言论自由的弊端,通过金钱来操控风评对不利己的一方进行谩骂轰炸,对于刘学州事件,这件事放在父母身上有无此等行为的有无坐等调查。
3 . 何以为家,无以为家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真的是很难受。
一看到此类父母推脱扯皮孩子的赡养问题,真的恨不得他们从小家里是孤立无援么?同时,还特别容易想到印度的那个电影—— 《何以为家》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何以为家
那你生我出来干什么……
我要起诉父母。为什么?
因为生了我。
孩子能得到什么呢?暴力、虐待、侮辱、殴打,锁链、水管、皮带……我听到的最温和的话是“滚开,混账!”
以上是电影台词。
婚姻孩子都是夫妻双方的感情和责任,如果因为仅仅是个彩礼钱就出卖掉孩子,这又何谈感情和责任,事后有怪孩子的命不好,怎么不等一家好的买主,又是何等的冷漠。
坐等法律调查得以真相束缚真凶。
在那段艰难的时光里,我看到这样的一番经历,他说在初中的那段时光里,班主任给了他一段上台表演和学习委员的展示机会,这些展示让他有了得以仰望深渊裂隙的阳光机会,他有了变得爱说笑的希望和性格机会。
感谢那位白月光的老师,我相信如果你坚持说不定后面会遇到更好更多真诚的朋友帮你度过难关。
万种艰难让你来这和平的年代里遭遇了个遍,你是百万之中那个又融合各种不幸的人。
总之,可惜可悲又可叹。
命运既然冰冷无情,那就希望孟婆给你的奈何汤多加点糖,轮回过来,投个好人家.
更多观点请关注我的公众号:冯云原上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