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我们抓到了一只很特别的小虫,你看”,小胖跑到办公室,跟同事L说。
“真的啊,哪特别啊,让老师也看看”,同事L也笑嘻嘻地回应。
“你看,绿色的,眼睛在这……”小胖开始叽里呱啦地给老师介绍。
“对哦,你观察得真仔细”,L表扬孩子,接着又说“待会观察完,把小虫子放回小花园,它也是有生命的,好不好”?
“好的,我会爱护小动物的,不再乱捉了”,小胖不好意思地说。
一场教育,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没有平时地严肃,“你怎么可以抓小动物,不知道爱护吗”;“你用手抓吗?怎么可以用手,万一小动物会伤害你了?”而这些语言,则是平时最常听到的,但也非常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孩子们都喜欢L,除了爱笑,对待孩子温柔之外,最重要的是,跟孩子很有话聊,有一茬没一茬地说着。听孩子说他们曾经发生过的事,也津津有味的,还会给予回应。
有时会问L,怎么那么爱和孩子们说话?毕竟平时在办公室很多事情要处理,常常都完成不了。L说,跟孩子聊天,可以知道他们的状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孩子熟悉,有助于教育孩子。
从她与孩子的沟通,了解该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怎么交流才是最有效的?
1.倾听孩子的声音
平时工作忙碌,很少与孩子交流,下班回家,也累得什么话都不想说。这时,孩子有问题找我们说的时候,常常会被粗暴的打断的。久而久之,孩子拒绝与你交流了,而你也失去亲近的机会。
还有,因为对孩子的疏忽与不了解,让我们对事情的判断产生误差。比如,孩子之间的纠纷矛盾,你下意识的反应,就是我的孩子不对,然后就批评了孩子。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说法,盲目判断,这会让孩子对你不再信赖。
也许某天,你才发现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么的调皮捣蛋,怎么说都不听的时候。想想自己犯的错误,是谁的责任?
想要重新了解孩子,蹲下身,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孩子的视角与他们沟通。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眼睛看着孩子,专注听;不要打断他们的语言,给予他们尊重,让他们产生信赖感。
2.接纳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稀奇古怪甚至错误的想法,不要一味地批评,要接纳他们的想法。
比如,孩子犯错了,你可以说“妈妈(老师)相信你会改正错误的”;“你能让老师信任你吗”,多用这些接纳性的语言。而不是说“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完成作业,就你不行”,“你是不是没写作业,撒谎欺骗我”,这类语言是拒绝性语言。这样的教育,可能造成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欲望,压抑自己的天性。
3.给予正确的评价
与孩子的相处过程,要注意细节,发现孩子的错误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不能给孩子错误的评价,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
昨天在小区,碰到一个奶奶带着孙子在楼下玩。孩子看到小区的猫,很兴奋,拿起一把玩具枪说要射猫猫,并发出biubiu的声音。奶奶开心地说,你射猫猫啊,有没有瞄准?
这是一个错误的行为,奶奶反而鼓励孩子,这有可能造成孩子不爱护小动物的行为,甚至是虐待。
正确地,应该制止并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原因。奶奶可以说:“不可以射猫猫,猫猫会疼,你想想你被别人打到,是不是也会疼?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这样,直接说做法不对又说明原因,孩子能心服口服的接受教育,也引导他们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4.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或者老师,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怒火中烧,甚至会失去理智。此时从嘴里说出的语音,有可能就带有冷嘲热讽或者是攻击性的语言。比如:
“你再这样下去,考不上大学,就得去工地搬砖了”,这是负面预言。
“你不先惹他,他会打你?”这是苛刻评判。
“你最好不要再犯错误,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这是威胁警告。
“你怎么这么笨,笨得跟猪一样”,这是挖苦讽刺。
可能你不自觉,轻易就说出口了,但是会伤害孩子的心灵,也许是不可磨灭的。
常言道“冲动是魔鬼”,教育孩子要理智,跟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考虑。
沟通是一门艺术,更何况面对的是心灵需要呵护的孩子们,学会与孩子好好说话。不同的语言,产生不一样的能量场,给孩子一个正能量的成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