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边界才有力量

有边界才有力量20251010

中午听了文聪老师的直播回放,《有边界才有力量》。我们很多人不会拒绝他人,我们会说我是一个不会拒绝的人,以后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我是一个边界不够清晰的人。真是巧,这个直播让我想到了国庆假期在大宝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有2个奶奶(2个妯娌)带着一个小男孩要去邻居家,中途便在我家坐了会。小男孩看到了小宝的咬咬乐连忙拿了就往嘴里吃了起来。我家大宝看见了,连忙从那个孩子手里把咬咬乐拿了回来说,那个小男孩不可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他都没有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就拿我们宝宝的东西,而且这个是我们宝宝放嘴里咬的,他再拿着咬,会细菌感染的。

当时小男孩自己的奶奶没说话,一同来的另一个奶奶就回话了,大致意思是说我女儿好厉害的角色,小孩子拿着玩一下都不可以。我家奶奶也在现场,便当场回应说,我家孩子别人的东西她也不会随便去拿,自己的东西也看得紧,其他人不能随意动,要她的东西一定要问她一声才行。

在里屋喂完奶的我抱着小宝出来,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是他们跟我说了前面所发生的事情。我先安静下来,然后笑了笑说,我家孩子是听我的话的,我们平时教导她想要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他人的允许,所以,没有经过她的允许动她的东西,她是接受不了的。

小男孩自己的奶奶没有说啥,另一个堂奶奶又开始阴阳了,不愿意就不愿意,我们也无所谓。

事后,我和大宝聊了聊这个事情。一段成长对话,我表达了对孩子的肯定,然后也引导她,以后如果再有其他小朋友动我们家的东西,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式方法呢?哪一个更好,为什么?然后她自己选择她觉得最好的方式方法。

我的大宝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当她设置边界拒绝他人,并被他人不理解和道德绑架时,即使妈妈不在身边,奶奶也在一旁替她说话和解围。大宝也是内心有力量的,她可以在比她大很多的他人奶奶跟前勇敢说不,并表达自己。

想到以前,我跟院长和文聪老师学习以前,我就是内心力量不够,不懂得拒绝他人,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边界,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困扰,其中包括我的亲人同一个人借我很多次钱没有还过,后来却又能从我手里借到钱,我朋友笑话我说,人家是凭本事借到的为什么要还你呢?还包括,我住在省城,有亲戚或老乡来办事会在我家借宿,曾经因为实在不方便我自己掏钱给人家安排过酒店……………

现在回忆起来,学习前的我是多么缺乏力量去守护边界啊。幸好遇到了院长,文聪老师,我越来越能坚定地说“不”了,这个正向影响不只是我自己,还包括我的下一代。

记得大宝非常喜欢做手工,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借了她的手工剪刀弄丢了,班主任老师说买一把新的赔给她,她很开心的接受了。

换作学习前的我,自己内心没有能量,我很可能会怪孩子太小气了,班主任老师弄丢了咱不要她赔了自己重新买过一把也花不了多少钱。万一班主任生气了给孩子穿小鞋怎么办?

学习后的我知道做课题分离,这个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情,家长我没有插手他们不也讨论出了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吗?班主任老师为自己弄坏了学生的剪刀负责,孩子也接受老师的赔偿,这样一来一往不也增加了孩子和老师互动的机会吗?有所亏欠才有所羁绊。如果妈妈我插手了不让孩子接受老师的赔偿,也许孩子开始会因为听妈妈的话不追究了,那是不是这个事情也有可能在孩子心里无法真正翻篇,因为一把未偿还的剪刀而对老师心生芥蒂呢?我们不替孩子做决定,不把孩子当圣人去培养,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小主人,自己处理和老师的人际关系,当她可以理所应当坦然地接受老师的赔偿时,这不也是孩子学会和权威相处的一种锻炼和体验吗?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作为家长不过多干涉,这本身也是在诠释“有边界才有力量”。

这也让我想到院长曾经说过,他家孩子不在家,其他小朋友来他家想玩玩具,他都会打电话征求自己孩子的意见,孩子说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不愿意。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院长保护好了孩子对自己边界的维护,孩子也就会越来越相信爸爸,他笃定,即使我不在家,我的爸爸也不会让其他人随意动我的玩具。这样的爸爸,哪个孩子会感到不踏实,哪个孩子会不爱?

我很庆幸我跟着院长学习了,这种“打电话征求自己孩子的意见”的事情我也做过不少,这种在孩子情感账户里存储下来的信任和踏实,千金不换。 

编后语: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一点,合群一点,爱分享一点,然后能得到外界好评 “她家孩子教育的好,大方,懂事”,以满足我们一点点的虚荣心。相比外界的认可,我们心里还会有一丝丝的担心,生怕我们设立的边界会破坏了我们的关系,人家不和我们往来了,人家会觉得我们小气巴拉。事实上,我们也可以问一声自己,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好我们好,还是只是为了外面的人觉得我们的孩子好,觉得我们好?分享分享,一个东西分出去她自己觉得是一种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分享。懂事,往往懂的是别人的需要和感受,而不是自己的需要和感受。那我们想要这样的孩子吗?

何况,很多关系并没有那么脆弱,我们守住边界并不会破坏关系,相反只会更好保护关系———文聪老师,老话说的,“亲兄弟明算账”是不是这个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