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想撒个娇,干什么都静不下来。
被它扰的不厌其烦坐立不安,只好向我的小组长求助,想休息几天,没有什么事,就是最近比较焦虑。
我的小组长居然同意了这个看似很无厘头的理由。这是人生中非常特别的一次体验,内心很感谢,认为情绪也需要被照顾,也该有个时间去安抚的人也很难得。
很多人的相遇,都是不知什么时候可能不会再见面,也不知哪一刻就留下了非常难忘的记忆。
好在,杭州这个城市对于我来说有很多都是新奇的,很适合漫无目地转移注意力,给不稳定的情绪一个出口。
从豆瓣上看了当天的活动,有抄经和打坐的分享,还有一场《我想要的生活》的签售会。
并没有信仰宗教的过往,之前也不认识这位作家。活动是免费参与,一位师哥带着几位我们“临时”的师兄。
静静的抄经,而后一起诵读,跟大家简单介绍自己,并聊一聊抄经的感受,最后一起打坐冥想。
有位“师兄”是首次来杭州旅行,天气下雨,来到了这里;有位想要了解有没有什么规矩如拜佛的时候,师兄回答没有特别的规定心诚为上。
诵读的这部经是讲怎样达成内心的愿望,首要就是要发愿,然后跟着后面的执行就能达成。想来,感觉对“佛系”自以为都是无欲无求似乎有些误解。
《我想要的生活》的作者是位女性作家,名为陆苏。“她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从1988年开始创作,代表作有诗集《蔷薇诗笺》、散文集《小心轻放的光阴》”等。
从现场的活动访谈中得知,她目前也有其他的工作,并不是专职作家,小时候是真的有在乡村生活,农活像割稻等都有做过。
写作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不会刻意的去完成。做一件事情最理想的状态想必莫过于自己乐在其中,再把这份乐分享出来。
与读者交流互动环节,有读者问为什么要从乡村来到城市?
“可能因为有城市的生活,才会重新去发现乡村生活美的一面”。
一位女读者问,很羡慕这样的生活状态,普通的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的薪水实在很低。是要等到自己的薪水很高的时候吗?要从什么时候开始?
“可能这没有个标准式的答案,先能够养活自己,如果薪水很低,试着努力更高一些。有经济的支持会好很多。”
一位中年男性读者说内心一直有个很难的抉择问题,目前是两地跑,想要开始创业可是父母都在老家,无法照顾他们,但回老家去,孩子的教育方面又没有那么保障了。
“确实是个难题,可能需更多的权衡舍弃,最好有折中的方式,毕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独自出来打拼的女孩问,大家都说,现在不在大城市打拼,将来你的孩子也是要来的,如果现在坚持住了,那么以后他们会轻松些。
“可能关键是你怎么想的,无论是在哪里,过好你自己的人生也蛮重要,他们以后会有自己的路”。
有位戴眼镜的读者说,我以为你是一位就在家养养花不入世俗的人,我想问的是,很多时候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对上班很厌倦,怎么能打破这样的感觉呢?
“大家其实都一样,培养一个能沉浸其中的的爱好会缓解这种感受。”
看似波澜不惊过着每天的人,心中有一个想要抵达的伊甸园,藏不住的时候,也需要卸下理智向一位倾听者吐露,看能否找出一个答案。
烦扰而焦虑的情绪,为什么现在的不是最想要的,可能也是个问题,值得去思考。
“容颜会老去,四季不会停,那些散碎在笔尖的光阴,寂静欢喜。”
愿望总是遥远而飘渺,适合存放,至少这样的欢喜有一刻,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