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崇拜
文/南湖居士
每年的先进事迹,总会变成考场上的分析材料,亦或是学生应考的万金油,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因公去世的人物,更加值得标榜,仿佛所有褒奖的词句,都不足以展现他们卓著的功勋。这感人至深的,实在令大家热泪盈眶,为之动容。
说来很奇怪,优秀个人活着的时候,却大抵鲜有人知,甚至从未听闻。直到悄悄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才发现,原来他们竟是如此伟大。哪怕生前默默无闻,一辈子忍受着平凡的时光,死后还有一波又一波的大书特书,声泪俱下,此等待遇,九泉之下想必也该安息了吧。
然而,没看见有人发问,为什么我们的时代楷模,不能在有生之年享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也没看见有人质疑,追授荣誉称号,那些迟到了的表扬是不是马后炮呢?
把对人的崇拜留在他永远走后,是何道理,我实在不懂。
泱泱大国,卧虎藏龙,那是埋没人才的资本。理想远大的从来不缺,爱岗敬业的从来不缺,勤劳奉献的从来不缺,坚守着不起眼的岗位,日日重复着不起眼的工作,就更加触目皆是了。倘不是过劳而终,怎能值得万众铭记呢?若不是在干活中倒下,怎能证明年度榜样的感人肺腑呢?
但是,这回已经是成功的塑造了完美形象了。即便是以前犯过错误,有过不足,也因为生命的逝去,统统抹杀得一点不剩。凡是不光彩的都不见了,只要求正面形象深深刻在各位心中。貌似给人的印象是:杰出的英雄身上找不到任何缺点。
这又是几十年来的抓典型显了极大的成效。
可是,学习那些永垂不朽的人和事,便真的能够使全民的精神层次大飞跃么?
依我之见,恐怕未必尽然。从古至今,众所周知,捧着遗像寄托期许的曾有;拉起挽联表达不满的曾有;向灵位鞠躬,借此拉拢关系,巩固地位的曾有;棺盖旁边痛哭,借此刺探情报,蠢蠢欲动的曾有;墓碑前给予高度评价,借此自卖自夸,树立威信的曾有。一句话概括,悼念逝者的,不完全是满怀悲痛心情的要好朋友,葬礼上同样混杂着一撮动机不纯,各怀鬼胎之徒。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