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下载了简书app开始每天一篇的写作日记。又加入了简书活动的简年书写活动。每天一篇日志,培养自己持续写作的习惯。
从开始的内心忐忑发愁,担忧和好奇自己能否每天坚持完成写作。因为对我来说,提笔写作一直是我现在生活状态的一大难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怎么写日志这种东西了,也许不是不知,而是内心某个记忆固执的不愿意打开。一旦提起笔来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意味着需要从自己的生活记忆开始梳理,因为自己的生活最利于整合自己。
娜塔莉在《心灵写作》中写道:当心灵不安的时候,开始坐下来写作吧。不管写什么都可以。就是让自己的手拿起笔不要停止的写下去就是了。
当开始提笔写作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不安静的灵魂由烦躁开始变得安静,内心稳定的力量经由写作开始一点一滴的流泻出来。当然不管写什么都可以。写一株花、一棵草、一片蓝天、一块大地。实在不会写,就如同我这样写自己脑海里随时浮现的画面、记忆,那些痛苦的、快乐的、疯狂的回忆。都可以。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来说,只要接纳咨询就需要写咨询报告。可是对我来说写作要比咨询难度高很多倍。我愿意写每次完成咨询后的咨访报告,也不能安静下来写自己内心深处的回忆。可能对于我来说,写他人的故事,要比写自己的灵魂还要容易几许吧。其实发自灵魂的写作,描述自己的生命状态,才能让人发自肺腑的感同身受。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描写的就是自己独居瓦尔登湖时与自然亲密联结的心灵故事。梭罗一个人时常远离人群,独自在自然中行走,有时甚至一天都不说一句话,只是孤独的行走。这种孤独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寂寞的折磨,对梭罗来说却是最美妙的享受。在孤独的行走中,梭罗感到自我消融不存在了,自己和自然融为了一体。
娜塔莉说写作就是在生活中行禅。
不是只有在静坐冥想中才是禅修,在生活中带着觉知行走,写作,生活……都是禅修。
《行走,一堂哲学课》一书的作者写道:改变世界的创新思想,都是走出来的。
现在就开始行走吧。
去感受最原始自然的运动带给我们的简单快乐,去发现生命的轻盈与柔和。
同理,可以透过写作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生命的丰盈与完整。
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可能如同我这样,懒惰总是在心间作祟,放弃的意念时常在内心涌现。各种贪图玩耍的小念头总是在脑海里迸发出来,写不了几行字,就忍不住想要翻翻手机,玩玩微信,打打游戏,或者干脆和朋友无所事事的聊天。此刻,借助写作时抛锚的心,就可以看到自己止步不前,却又渴望成长的心是那么的多变、不安。这种不安,多变在生活中更是如此,渴望成长,却很多时候止步不前。
不想提笔写作也存在论断、评价、轻视自己的心。因为总感觉自己读书不多,写出的文章,会是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无法阅读,又担心他人评价的言语,又渴望他人欣赏赞叹。这颗矛盾、紧缩的心犹如在丛林里奔跑,是那么的慌乱、无序、紧张且没有明确目标。
其实写作亦如生活,只和自己发生亲密关系,自己写出来的文字也只和自己有关,自己不去论断、轻视、评价自己,就是开始学着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
写作的开始就是禅修的过程。
透过写作,可以看到自己生命的实相。在写作的过程中每个和写作无关的念头都可以用来觉察自己。
为什么抑制不了想要玩游戏的心?因为习惯的力量比较强大,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带来身心愉悦的快感。
当下是玩游戏的时间吗?不是,是写字的时间。那你怎么还不停下手中的游戏,继续写字呢!好的,我知道了,现在就收拾起所有的念头,开始集中精力,一心一意的,专注的写。
生活也是如此,需要专注的对待,才是爱护自己。虽然我们吃饭的时候可以说话,眼睛可以看电视。可是当一个人觉知到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不说话、专心致志的吃饭,身心是多么的愉悦和喜欢。这个人经过持续的练习和坚持一定会听从身心的答案。
初始的写作也是如此,一旦发现写作会为自己的生命创造无限的可能,并能疗愈内心的创伤,为生命带来喜悦与安宁,我们的身心就会开始享受写作,享受这份意想不到的创造力。
信任自己的心,开始提笔写作吧!那些论断自己的念头都是在阻拦自己看见生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