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一直忙着准备考试,好久没有看书了,总觉得跟缺失了什么一样。人涨得像个气球,没有书本的牵绊,虚浮的好像要上天,也时刻处在爆炸的边缘。复习很累,更害怕没有好的结果。想到这可能关系到自己近几年的前途命运,不免人就有些焦虑。一焦虑就容易乱想。
对现在的工作不甚满意,周围的一切都看不顺眼,想换个出路,千挑万选出来的方法却也不是最好的。考编、考公务员不知道是不是适合自己的路,但却是现在能想到的离开这个小县城的最好的办法。
刚开始决定考编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考个县城的事业编就很好,工作稳定离家又近,女孩子何必非要跑到那么远的大城市,而且大城市的事业编竞争那么激烈,非常难考,怎么看都像是自讨苦吃,这是何必?可是,他们是真的不懂,我所厌恶的正是这种环境,我拼命逃离的,也正是这个环境。
二
工作之前,我从来没有感觉到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应该就是因为我之前所处的环境都是跟我气场相合,接触到的人都是跟我的三观一致的。而现在,我所接触到的一切,都跟我那么格格不入。就像刚开始到这里的时候,大家看到我一个研究生出现在这里,比看到怪物还奇怪。他们不理解,学历这么高的研究生来他们这个专科本科生就够用的高职学校干什么?真是大材小用。刚开始我也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可是,时间一长,我也发现,我们之间确确实实是有无法消弭的隔阂。就像是海里的鱼儿,一直见惯了汪洋大海,水对于它是在平常不过的东西,普通的都不能引起它的丝毫注意。可是,如果把它放到沙漠中,它没有见过漫天风沙遮天蔽日,好似世界末日来临一般的场景,当然就不会懂得,在沙漠中,被它忽视的水比金子还要珍贵。
而我觉得,我现在就像是被困在泥沼里的一条鱼,看不到海中瑰丽的风景,每天只能在烂泥里穿梭。
不单纯是外界环境变化巨大,更重要的身边接触的人变了。我以前觉得,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小的,要想保住自我,关键是要看自己,要自律、要自制,这样就能像陶潜一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心不动,外物皆不能奈你何。可我们毕竟不是陶潜,没他那么强大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可以守得住我们的心,却耐不住外物的一再撩拨,只因我们就生活在其中,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所以,古有“孟母三迁”,只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
道理说多了就感觉像是废话。也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是在这里无病呻吟,大惊小怪。环境怎么就像个吃人的恶魔一样呢?在我眼里,它还真跟一个蚕食人的黑洞一样。它就像潜伏在黑夜中的一头巨兽,一步步向你逼近,而你却不曾察觉,等你发现之时,自己已经成了它的盘中餐,被吃干抹净,尸骨无存,然后你成为了他的一部分,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把他变成你们的一员。
研究生毕业后,工科女工作非常难找,最后我回到了家乡小县城的一个高职院校当了老师。一提起高职院校,大家第一感觉应该是孩子都学习不好,很难管。事实也正是如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实在无法深究。我想说的只是跟他们在一起相处的一些感受。
这些学生好巧不巧,是一些不太懂事、不听话又难管教的孩子聚集到了一起。你不得不承认他们身上有很多明显的缺点,比如说,不爱学习,逃课,不爱护环境卫生,打架,目中无人……等等等等。这些现象在我眼里,虽不至于罪不可恕,可是看着心里也是很不舒服的。
这些是普遍现象,只能适用于个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他们里面也有相对比较听话的。但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些孩子自制力可能本来就比较差,更容易受到其他同学还有环境的影响。比如说,今天一个宿舍的同学都在宿舍睡觉没来上课,你要是问原因的话,可能有的同学就会说因为谁谁谁也没起床,所以就不起了。这就是环境对他们的坏影响。可能,他们中的很多人,巴不得有人给他们一个理由可以干点“坏事”。
光是这些现象的话还不算什么,可怕的是,即使你每天强调也没有人会去改正,然后时间长了,你就会习惯他们这个样子。对以前你自己标榜的事,力不从心;对以前自己嗤之以鼻的事,视而不见。
四
和我同住的舍友,也会跟我抱怨学生的各种问题。因为学生不听话,难以管教,花费再多的力气都是徒劳。有的时候,你是真心想对他们好,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更多的时候,哪怕你真做了,他们也不会领情,甚至觉得这个老师真烦人,管的真宽。尊重是相互的,长此以往,在高涨的热情也会被现实一盆盆盆的冷水浇灭。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种事努力多次无果之后,很容易就放弃了。所以大多数的人,最后都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他事情都不会主动再去多管。费力不讨好的事,谁做多了也会够的。在工作中也会因为工龄短,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原本属于自己的成果却被其他人窃取;干的比别人多,挣得却比别人少。这种现象,也是司空见惯。以至于有些人甚至产生了敷衍应付的想法。交给自己的工作,能完成十分的,只做到八分,让人虽然不是十分满意却也挑不出你的错,工作积极性一下子就下降了。本来是一个做事十分认真的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思想都堕落了,变得都不像以前的自己了。
这难道是不尽职尽责吗?也不是,因为属于你的工作你还真是做了,也完成了。当你面对一个对老师理直气壮的说出“老师,你不是说过要和我们做朋友吗?那你就不该打扰我上课看视频”这种混账话的同学的时候,想必每个老师心里估计都是悲愤交加、欲哭无泪,甚至有想打人的冲动吧。
你会发现,你对他们的容忍和无奈,最终导致你自己道德底线的一降再降,跟以前的自己简直是背道而驰了。
五
另一个在高职院校教书的好友也曾经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她觉得现在处的环境很可怕,这些学生也很可怕——因为怕自己会变成他们那个样子。对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熟视无睹,以至于司空见惯,最后反而觉得就该如此,失去了自己原本的道德标准,一步步沦为他们中的一员。
环境对一个人产生的影响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难以发觉,等你察觉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不要以为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因为个人能力的缺失,是自己太差劲,只是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为我们是身处环境之中,不可能逃离它之外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不可避免的。
六
上周末外出了一趟,突然想明白了一些事。再回母校时,母校依旧,可是里面的人却已经换了一批又一批,没有了熟悉可爱的那些同学好友,母校都显得有点寂寥落寞了。比起这些耸立的钢筋水泥,我更加怀念喜欢的是曾经在一起时身边的人们。站在陌生的城市街头,看着人来人往,哪里都是品茗生活的人们,突然觉得,要是和自己熟悉的人、喜欢的人们在一起,哪怕是这个不熟悉的小地方,好像都能待得下去。
卷卷给我打电话,周末一个人出去踏青,发现公园里的柳树叶子都长很大了。一个人欣赏满园春色,终究缺了点什么。想想,原来缺的是一起赏花的人。她说,其实一个地方,有个公园就够了。前提当然是要有可以一起欣赏的人。
说来说去,还是身边的人最重要啊!在哪里,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有人说,你的朋友圈子,决定了你的视野和高度;你身边有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过什么样的日子。要想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过你想要的高品质的生活,不改变现在所处的环境,到他们所在的环境的话,又怎么去认识他们?说到底,还是要换换环境的。
或许,这种换环境的想法,其实是荡秋千似的逃避,你不过是从一个环境的牢笼进到了另一个牢笼。可是即使都是牢笼,也该选一个自己住着舒服点的吧?
环境不能打败你,但却能够改变你,让你变得不像你。
七
在泥沼里啄沙子的小鸟,看到天上展翅翱翔的洁白的天鹅,非常的羡慕嫉妒,可是它并不是想着自己该怎样努力也能像天鹅一样展翅高翔,而是一心期盼着洁白的天鹅失足跌落,和它一起在泥沼里玩耍。
当你所处的环境如泥沼一般的话,一旦踏足,越是挣扎越容易下陷。放任自由,也只是降低了沉陷的速度罢了。
如果某天,天鹅被困在泥沼里的话,小鸟一定很高兴往她洁白的羽毛上多摸几把泥巴的。
毕竟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环境无异于蚍蜉撼树,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能做的,该做的,就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环境,好好的生活。
最后,想以我喜欢的一句话结尾: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