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犹如乌龟爬行,终于看完立原正秋《春钟》。
开始不知其其说的什么,读多了慢慢悟出来了,作者在文末始来点睛之笔——“貌似来自寺院,其实也许是看不见的自然规律驱动着三个人”“以前是自己感到绝望,现在则是妻子”、“但是看不到前程”。
《春钟》有两条主线、一条副线。副线隐伏在主线下,时而并行,时而独立展开,美术馆馆长鸣海和馆员石本多惠的爱情故事,爱情之美,生活之美,精神境界之美。
男主人公携手情人在风光旖旎的古都畅游名刹,唐昭提寺、秋筱寺、室生寺、东大寺的戒坛院、京都的慈照寺、神户的海港码头以及韩国的城市风貌和田园风光,寻古探幽,给人一种温馨祥和幸福宁静的气氛。
旅游是一门长见识促深交的学问,风花雪月,诗情画意,“今晚上吃点什么?”男主人发自肺腑的询问,“信乐能看到松鼠吧?”男人关切地问:彼此间始终充满温馨,使爱情得以升华,并达到崇高、完美的境界。
鸣海他在妻子突然袭击自己后,忍受大腿伤痛,默默地收好刀具,自己包扎伤口,“好了,笨蛋!今晚的事绝对不能别让孩子知道。记着点!我去包扎一下就来。”
意外面前,他的坚韧,他对家庭的责任心,尤其令人羡慕啊!
鸣海妻子范子——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家庭妇女,在和其他男人的婚外情里,肮脏,丑恶,只是互相利用对方满足自己,没有精神寄托和感情交流,心灵始终得不到净化,直至最终要“杀死丈夫,然后自己去死”,采取极端报复手段,落得乖乖退出,再次通过找男人发泄性欲。
她陷入更大自卑情绪里,虽然她仍然深爱着丈夫,自己也深深意识到更加“回不到过去了”——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充满忧郁、彷徨、困惑和无奈大都市背景下,一个没有追求的家庭妇女的悲剧。
在艺术手法上,作者立原正秋极其注重自然和环境对舞台的衬托描写,奇花异草,美味佳肴,自然风光,铺叙从容,语言明快,一句一段。
如第396页这一段:“从病室的窗户隔着民房的屋顶能看见丘陵地带的落尽叶子的杂树林。上午的透明的阳光投射在那里。多惠正在把吃完的饭盒往包袱里包。鸣海将视线挪回多惠的手上,点上了香烟。”比比皆是。
多年经验可知,阅读确实是提高自己的一条途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昨天接到文友提醒,“世界读书日”当天当当网书店搞“满200退100”优惠活动,我挑灯夜战,一番挑选,下了九本书二百多元的书单。
往往感叹,我有时间去读书吗?每天出入厨房、接送并照顾孩子、三点一线的上班下班,大小家庭琐事如此之多。年度考评填表,惊呼——荣誉竟然一项。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任教的班级里,我也对此做了调查,开学至今其一人均有20册,另一班只是13册。刨除里面水分,正直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每月大多是看6到10册图书:阅读图书不多!他们上下学有人接送、饭碗不用洗涤、早晚有人耳提面命。记忆力强、精力旺盛的他们,照理时间有的是。
《黄生借书说》旧文重读,“书非借不能读也”它的警示余音绕梁,尤在眼前。潜心贯注于阅读的前提是取关,关注少了,自然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多了,也就不会有“时间都去哪儿”的感慨。
“时间管理四象限”中有这样的阐述:时间管理四象限分析法:重要、不重要、紧急和不紧急。四个象限分别对应的是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紧急不重要。
通过按重要性和紧急与否进行划分。我们对它用的好,学习对象明确,工作效率高,生活充实,家庭和谐,每个人应该好好琢磨琢磨的!
总之,想阅读的时间是有的,它就像鲁迅说的是海绵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