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体现于“效果”“效率”和“效益”三个方面。
“效果”指教学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反映课堂的扎实程度。
“效率”指取得的效果与投入的时间、资源的关系,反映课堂的充实程度。
“效益”指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整体收益,反映课堂的价值实现程度。
高效课堂是这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高效课堂从“内部”和“过程”检视,就是学生“学会”“会学”“想学”。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所以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这一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生命性。生命性课堂是交互式对话的场域,学生总是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踊跃参与互动,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
第二,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完全按照预设结果进行,是师生情感、智慧、能力的共同投人,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学生的学习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不断建构新的意义。
第三,全体性。高效课堂不能仅仅反映在少数学生的发展变化上,而要体现为全员参与和全体进步的结果,是尊重个体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全体发展。
第四,全面性。高效课堂所追求的学生发展是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整体发展,包括涉入自然、社会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全面学习活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