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端午节马上就到了,外婆家这里是要走访亲戚的,各家各户都忙碌起来。
为了有节日的气氛,在家闲置的我买了点粽叶、糯米、蜜枣,准备包粽子,送给每一个认识的亲人。
记得,第一次见到包粽子是在大学毕业时去舍友家。在一起吃过散伙饭以后,我们宿舍六人去了舍长家,恰好遇到是端午节,她的妈妈给我们包了粽子。那时我第一次认识到端午节真的是要包粽子的,以前一直以为屈原、粽子、端午只是书本上的故事。
我从小长大的那个地方是从来不过端午节的,每每到端午节就像平时一样没有任何节日的活动与氛围。
可偏偏,后来国家修改了节假日,端午节被规划在规定节假日中。可又偏偏,在婆家要在这个节日串亲戚,让端午节变得隆重又隆重。
而自己是远嫁,远嫁的意义就是很少有机会能去自己长大的地方看一看,看一看那花、那草、那人。
故乡的花草是和这里的不一样的,浸染着那土味方言,有着家乡人举手投足的神韵。
一边想着如何去包粽子,一边想着去看一看谁。好像有老公的姥姥、奶奶、舅舅、姨这些人吧,可是却到达不了我的爸爸妈妈的生活的地方,这让自己感到很挫败。以致于在心里埋怨干嘛要过这端午节,端午节到底是怎么起源的。
于是,在网上百度粽子的来源,看一看是不是因为屈原死了才包起了粽子。显然不是,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粽龢。所以说,不要怨屈原带来了粽子,带来了端午节,要怨就怨自己太多愁善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