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主动强调自己不喜欢某样东西时可能有两种原因:①表现自己的品味(看,我看东西不只是看它贵不贵,我有自己的审美)②传递某种价值观(咱俩的价值观是不是挺像/不像呀?)
早晨起床,有一种淡淡的失望,我前一段时间一直是每天6:20起床,而且精神相当不错,后来推到6:40,现在起床已经7点以后了,我的潜意识中有一个预设:早起比较好。
试着列举一些可能的好处:①时间充裕,可以从容地开始一天的生活②早起意味着自律,让我更有掌控感
一种想法:早不早起对精力其实影响不大,关键性指标是睡眠是否充足而有质量。
今天上课老师讲语法我没有跟上,一是我开始听课就有些走神,二是有其他同学干扰,第一点是老毛病,斗争了这么久只得出一点:意志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第二点,我会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愿,即使不能实现也要把握自己能把握的。
每周来回上课路上会花费大量时间,用来听课或者看文稿其实效率并不高,尤其是时间较长时,连续听超过一个小时效率就会很低了,这个时间是肯定要消耗的,一方面我应该尽量把低质量的时间缩短,实在不变可以打车或者找爸爸接,提前规划好路线,另一方面,提高这段时间的质量,把干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种噪声,主要影响听音频,一部分是车辆等的振动,主要影响看手机或书,如果噪声和振动都超过某一限度,就可以开始冥想,想想接下来的事情或回顾以前发生的事。
发现自己总是喜欢蹭饭,或者说喜欢占便宜,小时候如果爸爸的朋友找爸爸出去聊天吃饭我都希望跟着去,主要就是可以免费每餐一顿,就好像总是处于一种饥荒状态下,我觉得这可能跟我小时候经常饿肚子有关,具体细节就不说了,总之经常在一定限度内挨饿,也是无奈,这让我的消化能力很好,所以偶尔吃多了也很容易恢复正常,但如果总是被这种感觉绑架,就会打乱自己的节奏,进入无序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