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学妈妈说要退费呢。”
同事孙老师聊到某个学生要退费的事,我并无多少感觉,自从双减政策下来,要求退费的家长太多了,见怪不怪了。
“不过我觉得她妈妈不想退的,说以后还要来补的。”孙老师补充了一句,我听了不禁疑惑,既然以后还要补,那要退费干嘛。高同学开学就升初二了,她小学就在这里补习,由于课时一直都没有用完,现在就是用小学的价格补习初中的课程。如果退了,以后再报名,那可是要用初中的价格重新买课程的,怎么都不划算的。
我有些好奇,问孙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她也说不上来。印象中,高同学是个安静认真的女生,来这里补习的是她不大擅长的数学和科学,有时会不大跟得上上课的进度,但孩子自己是很想提高的,怎么就突然要退费了呢。这波双减引起的退费潮中,平时被家长逼着来补习,学习态度不大端正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他们本来就不大愿意过来学,趁着双减就索性退了不来了。
教高同学数学的,是我们机构的教学主管房老师,她听说了这件事,便说要打一个电话了解一下,也算是挽单,毕竟是自己的学生提出了退费。
是学校里在统计学生的课外补习情况,房老师给高同学妈妈打了大半个小时电话,才了解到了退费背后的原因。学校老师在班上发了调查卷,让学生填写补习情况,还带着威胁的语气说,一定要如实填写,否则后果自负之类。高同学是很老实的性格,不想对老师说谎,就催促她妈妈退了费用,那样就和机构没有关系了。
这样一来,高同学妈妈十分为难,她知道自己女儿的理科不好,不补习根本弄不懂题目,从小学开始就在机构补习,或多或少已经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再说初二上去功课越来越难,现在停止补习,高同学的数学和科学跟不上怎么办呢。但高同学似乎对老师说的话格外重视,一句后果自负,有点把她吓到了,天天催着妈妈退费,还要检查银行卡的转账记录。
更让高同学妈妈着急的是,学校里有的班级,也就是重点班,还会在周六上课,而高同学是在普通班的,双休日学校自然是不给上课,还不让学生去外面机构补习。虽说双减政策下来,今年的新生是不分重点班普通班了,不过去年分好的班级也不可能打乱重组的。学校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这样区别对待,让高同学的妈妈更加焦虑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办,一方面,她不想对孩子撒谎,哪个父母不是从小教育孩子诚信的呢,自己又怎么可能对孩子撒谎呢,另一方面,如果真的不补习,难道眼睁睁看着孩子成绩下降吗,如果现在退了,后面再来补习,由于升年级的原因,还会有一笔经济损失。
双减政策下来以后,很多家长都会陷入这样的两难境地,补还是不补,这是个问题。
国家想双减,家长却还是想补课,学校不让家长外出补课,却还会给重点班开小灶。双减政策下,国家,地方,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机构,好像各有各的想法,利益的偏差被放大了。
双减是国家提出来的政策,当然是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打算的,不论是促进生育率提高,还是补充制造业的劳动力,发展技术产业,防止社会内卷,那都是大格局。不过放到地方上,就各有各的打算了,毕竟升学率是反映地方教育水平的关键数据,不是说放弃就能轻易放弃的,摊到学校头上也是一样。公立初中之间要比重点高中的升学率,而重点班中的苗子学生,自然是要好好抓的,不过普通班,那就响应国家号召好了,在普职一半一半的升学率下,学生去哪个职高,或是去哪个不怎么好的普高,对学校来说,无关紧要。
但家长就不这么想了,且不说职高或者私立高中学费比普高贵,去普高,哪怕不是重点普高,也能有机会考大学的。机会嘛,又不能直接就说没有,只要有,家长都是愿意为孩子去争取的。再说,就算是职高还有三六九等呢,能帮助孩子去个好一点的职高也是好的。在孩子学习这一块,家长大抵都是痴心一片。我问过不少家长,他们都很想让孩子过来补习,机构停了几次课,他们比我还着急。
而学生呢,不可否认,学生可能是得知双减政策后最开心的群体了。双休日不用补课了,那就能在家里痛快玩了,很多家长双休日还要上班,那他们更是放飞自我了。双减下来,首先出局的,就是这些学习不自觉的了。本来国家也不想让被逼着学习的学生继续升学,那简直是浪费教育资源。不过不可否认,还是会有很多学生是很重视学习的,毕竟学校是个以分数为衡量指标的封闭空间,学习不好确实会很不好受,他们也想进步。可能想学好,但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学好的学生,也在双减政策的出局对象当中吧。
双减政策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教育内卷这个事情是该好好管管了。教育资本化运作的深层需求原因,也是因为内卷。考试这种形式,如果不加干涉,肯定是会引发内卷的,就像古代的科举考试,也是卷得厉害,到明清就基本是僵化的八股取士了。科举毕竟毕竟只是少数想要当官的人参加的官员选拔考试,而中高考,特别是中考,那基本都是全员参与,卷得就更快了。我现在做中考题都头大了,特别是数学压轴题,想我当初也是考上重点中学的,不过现在再让我考,恐怕根本考不上了,题目的难度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有人用剧场效应也解释教育内卷的现象,就是有一群人看看戏,有几个人站起来看,想看得更清楚,但他们站起来了就会影响别人看戏,因此,剧场中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甚至到最后,都站到了椅子上。这样下去,就会导致每个看戏的人都很累,都看得不舒服。而双减政策,就是强行命令人们坐下看戏,大家都舒舒服服地看戏,这不好吗?但是,真的能坐得下来吗?你想坐下来,但别人没有坐下来,你还敢坐下来吗?或者你这个剧场的人都坐下来了,你得知隔壁剧场的人根本没有坐下来,你还能做得安心吗?
要破解剧场效应,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让全体看戏的人一齐坐下,不过这太过理想化了,根本不可能。或许可以想别的办法,比如换一部影片,或者多个剧场,播放不同的影片,人们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的剧场,看自己想看的影片。说回教育,我们这些被关进应试教育剧场的人,到底在看什么呢,这么争先恐后地从座位上站起。看的,是一个故事,一个学习好考高分就能有光明未来的故事。千千万万的学生和家长,挤在剧场里看同一个故事,这个剧场人满为患,根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如果有别的故事呢,不考试也能有光明未来的故事,把人分流到不同的剧场,每个剧场有不同的故事,读不好书但学了一门技术同样未来光明,发挥自己的特长把爱好变成工作同样未来光明。
更多故事,更多剧场,更多赛道,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才是内卷的解决途径。单一标准的考试,用分数筛选学生的机制,这必然会导致内卷,就算双减政策强行推行,很难说能有真正的成效。不管是缓解内卷,还是提高生育率,都不是光靠双减就能达成的,需要从更根源的层面出发,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如社会价值导向,单一的,数值化的社会价值,必然会导致结果导向,人们会追求分数或金钱这些数字而近乎不择手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唯分数论和教育军备战争。
我们问房老师,高同学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她到底是有七八年经验的资深教培老师了,很简单啊,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呗,再不行就来个善意的谎言。比如,让谁往高同学妈妈的卡上转一笔钱,就跟高同学说是机构的退费,等风头过了再补之类的,也不知道高同学妈妈有没有采用房老师的建议。善意的谎言,用多少善意的谎言才能撑起一个看似美好的少年时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