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晴
一篇古风故事性情书
01
涅水河畔,有位女夫子,号涅阳三水,年芳三十,已桃李满天下,每日慕名带着子女来求学者,不计其数。而我,不胜荣幸,恰是这些子女之一。
那日,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娘亲将我扮作男孩模样,牵着我去涅阳学堂。
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夫子是何方神圣,只听说大多是些须发皆白、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者,却古板而教条,总爱拿着戒尺敲桌子。
我正想着,娘亲已引我到夫子跟前:“小秋,说‘夫子好’。”
我抬眼却见夫子长身玉立,素衣白袍,不染尘埃,一根绸带将满头青丝束得服服帖帖,像九重天上规规矩矩的女道仙。她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我,眉眼弯弯,嘴角噙着笑:“你是个女孩子?”
今晨娘亲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让夫子知道你是个女孩,不然她就不收你了。”不曾想经过娘亲精心乔装打扮,我还是一眼被看穿,顿时茫然不知所措,只好扯着娘亲的衣袖,讪讪地躲在她身后。
娘亲也愣了片刻,偷偷牵紧我的手,才扯开嘴角陪笑道:“扮成男孩更方便,请三水夫子多担待。”
夫子看着在娘亲身后探出脑袋的我,冲我眨眨眼,脸上笑意更浓:“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我要收女学生的。”
娘亲长吁一口气,松开我的手,便跟夫子去办理入学手续,我静静地跟在她们身后,一言不发。
02
到了课堂上,我才发现学堂里还有很多跟我一般大的女孩子,她们三两成群,相互抽背诵。有个小姐姐背着背着卡壳了,急得抓耳挠腮,她对面的小姑娘也不笑话她,而是稍加提点,一个字或者两个字。
男孩子们大多自己埋头读书,或摇头晃脑,或双手塞耳,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夫子拉着我走到讲台前,大家自觉地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朝我投来。我以为夫子要简单地介绍我,不料她蹲下身来,笑看着我:“小秋,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啊?娘亲没教我怎么做自我介绍啊!脑袋里有无数只蜜蜂在“嗡嗡嗡”,我下意识就用手搅着衣角,紧抿着唇。
许是看出我的为难,夫子拍拍我的后背,凑在我耳边轻语:“小秋,不要怕,说出你的名字,大家才好跟你做朋友呀。”
朋友?娘亲曾说我在学堂可以有很多玩伴,我也需要同伴,没有谁可以与这世界毫无关联,所以我要勇敢,主动地寻找朋友。眼下,这是机会吗?
踌躇再三,我低着头,张张口却没发出声音。
三水夫子伸手替我将额前的几缕碎发别在耳后,目光温柔如水,几多鼓励。我咬咬牙,在她的期许与鼓励中抬起头:“大家好!我是徐小秋,家住城东,以后请多多关照!”
“小秋好!”
“欢迎小秋!”
“欢迎小师妹!”
……
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个绿衣女孩过来牵着我往座位走,大家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欢迎辞,对我绽放笑颜,课堂里的氛围愉悦。许是受此气氛感染,我不再扭扭捏捏,抬眸与大家大大方方地行注目礼。
夫子坐在讲台上,笑看我们共处一室,和和乐乐,她的眼角眉梢,全是满足。
03
因我入门晚,师兄师姐们对我照顾有加。课余时间,他们帮我补习《三字经》《算术》等基础知识。
下学后,三水夫子时常将我单独留下,验收我近来的学习成果,看看我是否能尽快跟上师兄师姐们的学习步伐。
我向来记性不错,半月时间里已能将《论语》、《三字经》倒背如流。那日,夫子抽问《论语》,我提一口气,滔滔不绝,背得流利。
我迅速地背完,本以为夫子会夸奖我一番,不料她的眉锋紧蹙,眼里涌起忧愁之色:“小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什么意思?”
我的脑瓜子转了一圈,一无所获,遂埋头不语。
夫子见我窘迫难当,便稍稍展眉,拍着我的肩膀柔声道:“这句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我茫然地抬头,眼里全是迷惘,雾蒙蒙一片。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夫子淡淡浅笑,“从前,有个小偷叫李三,他每次偷东西之前,都先偷偷观察目标,了解其生活习惯,甚至性格。有时候还扮成好人与其搭讪,套出人家的财富秘密。等到他把目标人物了解得一清二楚后,便下手偷盗,一击即中,屡次三番作案,却能逃之夭夭。”
“李三好厉害!”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见我的思想跑偏,夫子连连摇头,朗声道:“不是他厉害,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被人了解得清清楚楚并不一定是好事;能将别人看得透彻,亲近好人,远离坏人,这倒是十足的好事。”
“嗯,明白了。”那时的我对夫子这番话的理解是:人很复杂,我们得分清好坏。虽说只是一知半解,却奠定了我后半生的基本价值观。
其实,三水夫子每次都将道理藏在故事里讲给我们听,初听只是觉得有趣,日子久了,慢慢体味到其中的深意,我们渐渐乐在其中。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04
一年后,我也成了师姐。看着夫子引新来的师弟做自我介绍,他羞涩得不知如何开口,犹记当初的自己,亦是这般。夫子在旁边鼓励再鼓励,那位师弟才脆生生开口:“我叫聂茂。”
夫子隔三差五也会抽查师弟的课业,也给他讲故事。学习,不是将书记在脑海里,而是将悟出来的道理与知识装在脑袋里,用在生活中。这是我这一年领悟的结果。
学业上,我每每遇到困惑,还会同往常一样,拿着书往夫子跟前跑。她很少旁征博引,讲得晦涩难懂,而是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加以佐证,为我阐释书中的道理。
因为夫子,我相信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我的心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夫子为什么号涅阳三水?这个地方叫涅阳,那三水代表什么呢?
为了求得答案,那次下学后,我磨磨蹭蹭不肯离开,直到偌大的学堂只剩下我一个学生,突兀地立在院中。
夫子跑过来,看看阴沉沉的天,问我:“你娘亲没来?”
“娘亲在门口。”
“那我送你出去吧。”夫子拉着我就要往外走。
我却赖在原地,稚声稚气:“夫子,您为什么叫三水夫子呢?”
“小秋真是鬼灵精怪。”夫子白了我一眼,又漾开笑脸,“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那‘三’呢?”我继续刨根问底。
“不过一个虚数罢了。”她又笑了,将我送到娘亲手中。
我挥挥手,道:“夫子再见!”她一步三回头,嘴角上扬,给我一种依依惜别之感。
05
多年以后,我嫁了人,跟着丈夫走南闯北,才知道滴水成河,江河入海,海纳百川。一方海域养育一方人,一次海啸吞没无数生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真无常!
夫子讲的故事,我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七七八八,方知她从不曾信口开河,说话一直有理有据。对夫子的敬仰的之情,随着时间流逝,与日俱增。
她虽然未将我教成状元之才,却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在此后的年年岁岁中,伴我前行。
也是在成年后,我方知整个涅阳学堂,甚至整个王朝,三水夫子是唯一的女夫子,也是唯一会收女学生的夫子。
桃礼不言,下自成蹊。每逢夫子生辰,她家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许多师兄弟、姐妹们,同我一样不远千万里赶回涅水河畔,听夫子讲故事。
纵她垂垂老矣,在我眼里,还是初见时的女道仙模样,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无戒365 第8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