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触了断舍离,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也慢慢得到了净化和改造。
之前我一直觉得只要物品不妨碍自己的生活,多少以及怎么摆放都无所谓。
然而,当物品堆积得越来越多,可移动区域越来越少时,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影响。每次找物品时,基本都是翻箱倒柜,事后需要再整理一遍。这样一来,物品难以归位,花费的时间也更大。
于是,我开始学习一些实用的整理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善家里的环境。
这些方法和心得,我想与你们分享。
首先,判断自己的家是需要【重度整理】还是【轻度整理】。
轻度整理者是屋里堆放了一些小杂物,物品没有合理摆放好;而重度整理者,一进门就给人乱糟糟的感觉,物品都是随处乱放。
针对这两种情况,第一步就是简化。
减少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⒈把功能相似但利用率低的物品淘汰掉
⒉保质期短的日用品不囤积过多
⒊难以取舍的物品采取临时隔离法。
⒋学会留白——桌面80%的留白,抽屉20%的留白。
在简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三分法,把物品分为:A类常用品、B类备用品、C类无用品。
A类做到保证短期所需;B类根据消耗量,备用时间控制在一年内;C类无意义或不环保,尽可能清理掉(例如:纸箱、塑料品)
三分法可以锻炼我们分类和判断的能力,让我们成为更高效的人。
家需要新陈代谢。物品有进有出,风水、气场才会转动起来,带来好运和惊喜。
从现在开始,尝试丢掉50件不必要的闲置品,让家里出现最大化的留白状态。
把多余的物品清理出去,也是扫除内心的杂乱,让自己有更多的空间自由呼吸。
有些物品丢了可惜,我们可以用以下四种方法来处理:
1.移形大法——我们可以把备用品、旅行时会用到的,准备一套,放置在行李箱内。这样,旅行时随手一拿,就可以轻松出门。
2.送——有些物品质量好,且半成新以上,适合送亲朋好友或在自媒体上送粉丝。
3.捐——现在在我们的居住区周围,有一些爱心公益回收箱,会把物品捐赠给贫困地区。
4.交换——平时闺蜜间有聚会,可以举办交换活动,兴许能淘到心爱之物。
物品得到简化之后,第二步就是收纳。
收纳可以分为三板块,统称3G,即规划、归类、归位。
规划:在一个区域内,根据功能划分位置,然后确定家具的摆放位置。
归类:根据物品的用处,分类、合并同类项。
归位:固定物品位置,使用后放回原位。
完成上面两步,你的家马上会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除了生活得舒适,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质感。因此,第三步就是升级。
升级取决于你的观念、眼光、品味的提升。先从身边的小物品开始,一步步转移到周围的环境。
物品质感的选择:一般来讲,质量高的物品,使用寿命也长。所以在材质选择上,尽量不选塑料制,而是玻璃制、不锈钢制或其他环保类产品。
装饰品:合理地添置一些适合家庭格调的装饰品。例如;设置一个摆放绿植、鲜花的区域;布置一个专属的照片墙;壁挂字画等等。
居住环境:如果有条件,要居住在有保安配备、楼道整洁的小区,安全性高。而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高档小区里的居民相对的,素质也高些。在那儿时间久了,你的眼光、谈吐也会大不一样。
升级这一步体现了你对生活的态度,是得过且过,还是锦上添花,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理的框架主要围绕这三步走,在不同的区域,各有技巧。
下篇我会根据不同的区域,再做分享~
推荐:书籍——《断舍离》、《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
电影——《怦然心动人生整理魔法》
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