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一下关于近来发布作品的总结与规划吧。
这是自我总结:以编供读,以辑养学。自媒体账号发布的文章都是我在录入、编辑、整理之前从未读过的,我通过从纸上之文字变成电子版的过程来读书,通过每天连续不断地编纂、发布文章来供养学习。这样的做法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读书的进展太慢,很费时,自己有时想写点什么东西的时间都没有;好处是可以对有的文章片段细细品读,自己有时读书比较囫囵吞枣,像走路、吃饭那样快,此法可让自己慢下来。因为要校正文字,此外这种做法更方便摘抄妙语绝句。
两部长篇小说《命运四重奏》和《都市放牛》已经全部发布完了,想说的是,在文学小说《都市放牛》的后半部分,我把小标题改成了七言诗句的形式,在原著中是连小标题都没有的,我是为了读者更方便阅读与理解,每一篇大约剪辑剪切为两千字左右,构思一个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使阅读有个连贯性。用诗句做标题的做法灵感来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和《天龙八部》。此法还不是有一弊与一利。弊就是诗句标题要琢磨很久才能定下来;利就是可以锻炼写诗的能力吧。
发完《都市放牛》这篇小说之后,紧接着是作者田雁宁的长篇小说《无法悲伤》。我选择这部小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在现代,因为我喜欢历史,原因就是这么简单直接;还有一点是书中很多描写和叙述,文句优美,非常值得摘抄学习。不像前两部,这部小说我是没读过的,我是随发随读,是与大家读者一起读,在阅读进度上咱们是一致的了,也别私信问我最后的结局如何了。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优秀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我国古代文化经过长期积累,潜入生命,积淀于民族精神之中,形成了强大的传统力量,长久积淀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我曾经有过想法,把一本好的解释《周易》与《论语》的书发布出来。在我看来,这两部书差不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了。值得注意的是世上解释《周易》和《论语》的书浩如烟海,但我以己之见,认为金景芳和吕绍纲的《周易全解》和钱穆的《论语新解》是众多书中比较好的——主流释义、解释全面,当然书中有的内容还是要我们独立去好好去想一想。如果读书不思考,只是一昧地读,当是本末倒置。目前,按照规划进行着,《周易全解》接近一半了。《论语新解》是最难的,因为钱穆先生的释义白话文中掺杂很多文言文,还得借助工具书对释义的释义进行翻译。
更多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却能像冒气泡一样冒出那么多奇怪的想法,而且还能为每一个想法激动不已——是关于自然规律与哲理的。就像是仰望长空那些白云,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万古常存,人生忧患,亦复如是,永无断绝。我才知道我对理学是真爱——佛家主张寂灭,追求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道家则主张清静无为;儒家主张万物皆备于我,居敬慎独。大脑思考着先哲的智慧,悠长的遐思,福至心灵的灵感,时隐时现,宛如发丝若有若无,它牵动着我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愫,勾起我执着的期望。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