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十三四岁的年龄,情窦初开的年纪,这里有许多欢喜。
记忆中的十三岁,我坐在并不宽敞的教室,同学的面孔大多已模糊,然而我身后的那个调皮的男孩儿却鲜活地活在我的记忆里。他个头不高,皮肤泛着健康的古铜色,额前一缕斜斜的刘海以示他和众人的不同。初中的座位是按成绩排的,成绩好的学生有优先选位的权利,我成绩靠前,他成绩中等,机缘巧合,我们成了前后桌,然而生性腼腆的我从没有主动找他聊过天。加上我所在的农村中学以及我所接受的教育都告诉我男女授受不亲,于是乎我和他之间鲜有话说。不知道是哪一次,他的笔掉到了地上,恰巧落在了我的板凳下面,我主动帮他捡了起来,头也不敢抬的给了他,心里小鹿乱撞,他那明媚的笑容,我至今还记得。不知道是粗心大意还是调皮捣蛋,他的笔每天总会掉落一两次,而捡笔就成了我们之间唯一的交流。每天早读,他总是在大家的读书声中唱歌,我总是不自觉的把身子往后靠,紧贴在他的课桌前板上侧耳倾听。他唱的什么歌,我已全然忘却了,可这幅画面却时不时地浮现在脑海里。课外活动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目光不是定格在他那里,就是在搜寻他在哪里。
不知何时起,他变了。虽然我依然为他捡笔,可每当我低下头弯下腰,他总会大声的告诉他的同桌:“看,这就是奴隶!”不知是调皮还是真的嘲讽,我渐渐的不再想帮他的忙。后来的后来,他留级了,再后来他就辍学了,和一群厌学的少年混在一起。
农村的中学到了初三是要上晚自习的,晚自习结束大概九点多钟,夜已经很黑了。一次在结伴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人影,手里都闪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应该是烟吧!他们霸占了回去的路,我们只得从他们中间穿行。“小心,别烧着你了!”当我低头穿过的时候,一个声音响起。我匆匆穿过,甚至没敢回头看。后来听小伙伴们说,他们在等某个漂亮女孩。我确定不是等我,但那个声音却让我心里酸酸的。
掐指算来,十几个年头已经一晃而过,他家的孩子应该都能打酱油了吧!或许所有的不经意都是真的不经意,但我却选择相信那是故意的美好,我的豆蔻年华原来也有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