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到谭盾,这一篇就要提提周龙了。
周龙与谭盾都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中国古典音乐家,同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之前在知乎上读到一个答主对这两个人的评价:谭盾是激进的,而周龙是接地气的。
周龙和谭盾的很多音乐都是激进的。几百年下来古典音乐的发展已经到达了极限。复调(polyphony)音乐17世纪时在巴赫手里就达到了高潮;古典主义音乐(classicism)在贝多芬手里达到巅峰;调性音乐(tonal music)在瓦格纳笔下被发挥到了极致;无调性音乐(atonal music)属于勋伯格,而由约翰凯奇领衔的概念音乐(Concept music)更是将古典音乐推进到了艺术范畴的边缘。当前人们将所有好听的古典音乐谱完的时候,留给现在作曲家的创作空间是十分的少。现代风格(modernism)的古典音乐开始割裂,被禁锢在象牙塔里。
谭盾和周龙处于的时代就是这个灵感枯竭的时代。
在现代古典乐坛里,像谭盾和周龙这样的中国作曲家有着相似的使命,将中国音乐带向世界。他们结合自己对中国民乐和戏曲的了解用西洋乐的形式表达中国的音乐。再加上一些现代技法以锦上添花,就使他们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比起谭盾,我认为周龙的音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得更深。我很喜欢他的弦乐四重奏《The Song of Ch'in》,翻译过来是《秦音》,描绘的是秦朝的宫廷音乐。我听过莫扎特,贝多芬,老肖老柴和印象派的弦乐四重奏,但是周龙的作曲跳出了西方前辈的音乐框架。音乐乐段断断续续非常零散,却又不紧不慢。周龙用了大量的取材于中国乐器的技法:不同的拨弦技法以及滑音,大揉弦等等。他用大提琴深沉的拨弦模仿古筝,小提琴模仿二胡奏法却奏出了空灵音色。中提小提的快速拨弦模仿了古筝的滚奏。听这首《秦音》仿佛真让我穿越到了秦朝时期。
他还有很多的曲子值得我去探索。
202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