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德经》在前是谓先修自身心意,后《道经》是谓以身心精进,在体悟道之所传。
我们就从《德经》开始阅读
下篇德经 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多的不说了,好懂得不得了。
主要我们有法律。也就不需要啥。上德,下德,上仁,下仁,礼,的了。因为法律就是千年以来的智慧。
知其身,而不厌其身
也就是说:看人,多看优点,不要死在缺点上面。买东西,看它牢固不,不要光看好看。做事,做事实,不要光听吹牛逼。以此类推……
这样才能让人也让自己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