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数语英学科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之间都随着孩子认知发展而提高,所以可以交叉学。
小一课内内容,从学业上并没有特别挑战,不至于有显著、持续的落后。不用担心加法怎么算,不会拼读怎么办,这都是暂时的。给孩子点儿时间看看。如果有困难,更可能是行为习惯上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找到症结,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改善亲子关系上面多下功夫。只要激发起了兴趣,克服惰性能够自律,逐步积累“胜任力”产生自信,一天天积累进步,那就达到了小一的目标。
关于阅读。语感就是靠重复积累起来的,而且是要不同环境下的重复,不是一个汉字或单词抄写百遍,而是在不同的场合出现同样的单词。汉字是这样、英文单词是这样,到高年级时古文字也是这样。
为什么学汉字的速度比英语快呢,就是它有充分的口语环境。英语也不用强求达到美国N年级的水平。用母语方法教和当作第二语言、和当作外语应该是三种截然不同的学习路径。
家长得尽力把文字和语境联系起来,多读多联想。读故事孩子比较不会反感,挑孩子喜欢的题材,路有很多种,为什么不走一条比较容易的、孩子喜欢的路呢。哪怕时间长一点。
天天读书,大人自己也试着沉下来,读英文也会产生那种类似中文小说一样的感觉,可以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用太在乎生词,先把量提上去。泛读即可以是对一篇文章的泛,也可以是策略上的泛。量大但可以不深入,培养的是兴趣和氛围。
精读可以说是更关注语法、结构、人物、细节,Reach里有很多 writing 和critical thinking 的方法可以借鉴。
精读是深入思考的阅读,也是有输出的阅读。输出可以是心得体会,可以是读书笔记,可以是复述,当然这些独自完成有难度的话,那我们家长孩子双方寻找都能接受的方式,哪怕口头讨论也可以。
我们小时候就是同学之间互相借书看,然后课间扎在一起聊天。现在条件好了每家都几柜子的书,闷头自己看,到学校课间讨论书的机会很少。没有同伴交流没有思考不行,这样的话就只能靠家长陪同了。
只有思考过,阅读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先互动、支持,帮助孩子进入轨道。慢慢过渡到自主、独立学习。陪伴孩子靠的是成年人“大量的时间投入”+“稳定的心态”,这是基本的要求。
如果在“路径”再有所优化,那孩子就能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