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带脑子,不要带情绪。
跟别人讨论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的是讨论,而不是争论。
但是大多数人的讨论最后基本上都会变成争论,大家不再是讲事实摆道理,而是用各种情绪去压倒理性的思考,最后变成争论。
没错,你较真了、你急眼了,别人会败下阵来,表明上看,你赢得了这场“讨论”。但是仔细想想你真的赢了吗?
其实,你输了!而且你输的很彻底,你不但输掉了这个讨论,还顺便把自己的人格给输掉了。有人说,有这么夸张吗?有!
你的名字大家都看过吧。在最后一幕的时候,两个主人公在地铁上看见了以后,然后到站了直接出战冲着两站中间的位置跑,然后有人就讨论了一下,
A:“我觉得这个最后一幕为了渲染故事情节,有一点bug,如果按照常理来说,两个不认识的即使是这样遇见,也不会采取出站然后去地面上碰见,这样遇到的概率太小了。“
B:“这个完全看缘分的事情,一个人在下一站下车,然后在站台等也许比出站去找这个方案好一些”
A:”就看两个人怎么想了,找不到对方的概率比较大。”
(这个唯美的电影,这样理性的分析确实有点尴尬。)
这个时候C说:“你们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你又不是别人,你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呢?你想的不一定是对的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这句话说完A和B互相看了一眼,愣住了,完全不知道说什么,想说点什么,感觉很无力,还是没有开口。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正确讨论背后的逻辑
首先大家都是很开放的心态讨论一个话题的时候,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一定是经过理性处理以后的观点。比如:我就喜欢这样,我就是这么想的,这些就不是理性的观点,这是完全情绪化的产物,而且讨论这些的时候完全不能进行下去。
其次,在讨论的时候,其实是需要克制自己的言语以及情绪,讲事实摆道理推逻辑,不要带情绪说话,可以偶尔带一些主观判断,大家都是人嘛,这很正常,但是比例不能很多。
最后,避免涉及到针对个人的攻击和判断,这就是争论的导火索。
如果能遵守以上的原则,至少能保证不会变成争论,至于讨论的质量高低如何那就因人而异了,至少保证不会崩盘啊。
喜欢争论你会失去什么?
虽然你表面上赢得了争论,而你失去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为什么?因为当你站在情绪化的角度去对话的时候,别人会对你退避三舍的,一次两次周而复始这样,别人对你的印象就是“没有办法摆事实讲道理”,沟通成本太高,乃至于把自己搭进去,别人是不会愿意做这种处理不讨好的事情。那最后的结果是:别人连善意的提醒都不敢跟你说,一些很显而易见你不知道的一些问题别人也不敢告诉你,这样你就没有来自外界的反馈,就不能改进自己,如此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如何克服
保持开放的心态,所谓“兼听则明”。你要多听听别人怎么说,你要先克制自己的情绪,先顺着别人的思路去思考,然后再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辩。以自己我提升为目标,而不是以打压别人、表面上比别人厉害为目标。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交流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知识广度和思考能力。
你赢得了争论,却失去了一个朋友,失去了另个角度的观点,一次自己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