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关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牢牢地记住了办公室主任的一句话:“有钱能使磨推鬼。”当年的办公室主任,如今是某县的纪委书记。那时,在某个会议上他说这一句话,是因为看不惯某些人花钱办事的作风而刻意挖苦的,言外之意是有钱何止能使鬼推磨,甚至可以让磨推鬼,你们就折腾吧,迟早有一天要出事。
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办事必花钱,花钱必能办成事的思维。昨天,某娃妈问我孩子小升初花了多少钱,我说就是交学费啊,没有花别的钱,她一点都不肯相信,还言之凿凿说问了谁的妈妈,那个妈妈告诉她,不管考试考得怎么样,想上某校,一定要找人才行,找人不就得花钱嘛,最要命的是她根本没有关系找到什么人来帮忙解决孩子上学的事。我只能在心里呵呵一下。
的确,我听过太多的花钱找人上学的事,也经历过。
记得孩子上小学时,我们想择校。先生听说他的某个老师神通广大,帮了无数小孩解决升学的事,便也登门求助。结果人家开口就说得花七八万,因为名校不好进。考虑一下,我们还是决定凭孩子自己去争取,结果参加了几所学校的面试,都早早地录取了,其中一所公办校还当即决定给她减免择校费,立即可签约入学。最终,我们如愿上了理想中的小学。
一个好朋友则听信她同学吹牛,交出去了9万块,最终她同学失踪了,直到快开学,孩子才被安排到一所偏僻的学校上学,离家很远,实在不方便,她又大费周折花钱找人,给孩子转学,转了两次学,终于转上了她最初的目标校。用她的话讲:尼玛,上个小学脱层皮!
丫头所在培训机构的老师也向我鼓吹过,即使考不上,如果愿意花钱,还是有办法上的,据说谁谁谁花18万上了某校,谁谁谁花了55万上了某名校……我听了,只是笑笑。别说我没那个闲钱啦,就是有那个闲钱,若不是脑子进了水,我也不会去花大把银子给孩子择校的。
前阵子有位家长在网上晒出交给某私立学校30万的收据,声称砸锅卖铁解决了孩子的幼升小,给孩子创造了所能创造的最好环境,把孩子放上了优势起跑线,随后又有跟踪报道,监于该家长暴露规则,该校已经退还这笔收费,并不再录取她的孩子。读来,个人感觉这是个假新闻。可是,无风不起浪的道理,人们还是懂的。
丫头今年小升初,已经先后被四所还算有名气,中考成绩排在全市前列的学校优录,我没有多花一分钱,也没有找过任何的关系。目前,还有全市排名第一第二的学校没有录取她,凭她自己能力考上的可能性也不大。有一位朋友劝我说,她感觉丫头还是很适合排名第一的那个学校,如果考试只差一点,不如花点钱找人把娃塞进去,对娃长远发展是好的。我谢绝了这样的建议。如果冲不上数一数二的学校,就在排名第三第四的学校中选一所好了,省下来的钱出去吃喝玩乐岂不比白送人强?
花钱能把孩子塞进好学校,但是花钱能让孩子在好学校里学得好,学得快乐与否,谁都说不准。自古以来,花钱能使鬼推磨的事多,但花钱能使磨推鬼的事还是少的。钱不是万能的。